第145章 围困高昌(2 / 2)

侯君集思索片刻后说道:“不可贸然行事。高昌城地势特殊,我们需先观察几日,寻找其城防的薄弱之处,再集中力量攻击。这就像下棋,要先看清对手的布局,才能落子如飞,一举获胜。这就好比钓鱼,要先找到鱼群聚集的地方,才能下钩,否则只是徒劳无功。”

众将纷纷点头称是。

在长安的皇宫中,李承乾和李泰也在密切关注着前线的消息。

李承乾对李泰说:“泰弟,侯君集将军此策甚是谨慎。高昌城若能顺利攻克,战后的治理也需早做打算。我们当建议父皇选派贤能之士前往,推行大唐的政令,让高昌百姓能安居乐业,真正融入大唐。这就像在新的土地上播撒种子,只有用心浇灌,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这就如同把一颗明珠镶嵌在大唐的西域版图上,让它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李泰应道:“大哥所言极是。儿臣以为,可从熟悉西域风俗民情的官员中挑选,这样能更好地与高昌百姓沟通,减少矛盾与冲突。我们要让高昌成为大唐在西域的一颗明珠,而不是一颗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我们要像一位巧匠,把高昌这块璞玉雕琢成精美的艺术品,而不是让它成为一块绊脚石。”

数日后,前线传来消息,侯君集经过几日的观察,终于发现高昌城东门防御相对薄弱,且靠近一条河道,若能截断其水源,城内必乱。

侯君集立刻下令:“命一部分将士在东门佯装攻城,吸引高昌守军注意力。再派一支精锐部队绕道至河道上游,截断水源。待城内慌乱之时,全力攻城。这就像那声东击西之计,让敌人摸不着头脑,我们便可趁机取胜。这就如同魔术师的戏法,让观众的目光被误导,然后在不经意间完成神奇的表演。”

大唐将士们领命而去,依计行事。高昌城内,麴智盛得知东门被攻,急忙调遣兵力防守,却未料到水源被断。

城内百姓开始恐慌,纷纷传言:“大唐断了我们的水,这可如何是好?难道我们要渴死在城中吗?”

麴智盛听闻,心中更加慌乱,他深知城破之日不远,可又无计可施。他现在就像一个溺水者,拼命挣扎却找不到救命的稻草。

而此时,大唐军队在侯君集的指挥下,发起了总攻。投石车不断向城内投掷巨石,砸毁房屋与防御工事;云梯兵奋勇攀登城墙,与高昌守军展开激烈搏斗。

侯君集在阵前高呼:“大唐将士们,今日便是我们建功立业之时,为了大唐的荣耀,攻破高昌城!”

大唐将士们齐声呐喊,士气高昂,如汹涌的潮水般向高昌城涌去。那呐喊声如同雷鸣,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在长安的皇宫中,李承乾、李泰、李治陪着李世民在御书房等待着前线的捷报。

李承乾说道:“父皇,儿臣相信侯君集将军定能取胜,高昌城很快就会被攻克。这是大唐的荣耀之战,必将载入史册。这就像一颗流星划过夜空,留下璀璨而难忘的痕迹。”

李泰也说道:“父皇,此次征战,不仅彰显了大唐的军威,也体现了我大唐在战略谋划与筹备上的周全。日后,西域诸国定会对大唐更加敬畏。这就像一头雄狮在山林中怒吼,百兽皆惊,纷纷臣服。”

李治在一旁兴奋地说:“父皇,我好像已经看到大唐的旗帜在高昌城飘扬了,我真为大哥和二哥感到骄傲。我希望自己长大后也能像大哥和二哥一样,为大唐创造辉煌。”

李世民望着三位皇子,欣慰地说:“此次征伐高昌,你们都有功劳。若能顺利拿下高昌,大唐在西域的根基将更加稳固,这也是你们成长路上的重要历练。希望你们日后能继续为大唐的繁荣昌盛努力,让大唐的威名传遍四海。你们就像大唐的三把宝剑,在不同的战场与事务中,都能发挥出耀眼的光芒。你们是大唐的希望之星,会带着大唐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随着大唐军队的猛烈进攻,高昌城的防线逐渐崩溃。麴智盛见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得开城投降。侯君集率领大军进入高昌城,宣告大唐对高昌的征服。从此,高昌成为大唐在西域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