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接到《京都日报》的电话,第一时间表示感谢报社对红星轧钢厂的支持,并表示会做好准备。同时,自己会第一时间告诉厂领导。倒是再商量看怎么接待。
这是报社去到工厂采访的经常流程,毕竟要准备资料,还要配备专门的接待人员。
没想到,这边对接还没商量好,在《京都日报》在打完电话的下午,就来了一位记者。
这是一位很漂亮的女记者,身材高挑,看上去很舒服,一看就具有知识分子风采。
美貌与气质兼备。
王主任看着这位快速杀到的美女记者,苦笑道,仲闻大记者,你是在搞突然袭击,想打我们红星厂一个措手不及。
仲闻说道,王主任,真正的调查记者,肯定是需要了解真实情况的,而不是等采访对象把材料都准备好了才过来,那这样的调查没有任何意义。
王主任苦笑,没有接这一茬。这话很敏感。
于是问仲闻记者,你需要我们厂里怎么配合你。
仲闻说,你们长随便派个人就行了,能带我去我想去的地方。
王主任想了想,把厂办的笔杆子丁振给叫上。
“仲闻记者,这是我们厂办的笔杆子丁振,小丁,肯定是不如你这个大记者的。”
丁振赶紧过来,与仲闻握手,连说久仰久仰。
仲闻松开丁振的手,笑着问,丁干事你真的知道我的名字?
丁振马上说了三四篇文章的标题,其中一篇叫《浅论改革,从外力到内心的协同逻辑》。
听到这话,仲闻马上笑了。
这个丁振还真的了解自己,不是随便拍马屁的。尤其是这篇《浅论改革,从外力到内心的协同逻辑》文章,是仲闻今年个人觉得写得最满意的文章,后来也转发在《群众月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