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早点。”陆珍珍也瞒她们,“我婆婆是北方人,面点做得不错,我老公继承了他妈妈的衣钵,做出来的面点既美观又美味,现在政策放开了,我想让他过来开个早点铺子。”
“西边没有铺子租了吗?”叶荞问道。
“有是有,但距离这边有点远。”陆珍珍点点头,她想租一个距离学校近一点的铺子,那样既方便她男人回家,早晨她也可以去帮帮忙,如果能租到叶荞她们几个人的铺子,他们还可以住在铺子里,住房就不用租了,租金虽然差不多,但要方便很多。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要你不早点过来。”周睛淡淡的说。
“你们说的是,没想到一下子就有这么多的人做起了个体户。”陆珍珍懊恼的拍了拍自己的头,当然,她也没想到她们这么快把铺面盖起来了,不然,她好歹会让她们给自己留个铺面。
“很多回城的知青都没有工作,没收入就没有饭吃,只得放下身段来做个体户了。”何英笑着说。
在这个时代,大家都想进机关和国企,再不济进入集体企业也行,很多人都看不起个体户,个体户的社会地位低得不能再低了,如果不是被逼无奈,还真没有几个人想去做个体户。
“你们说的也对,如果我男人有份正式的工作,或者能考上大学,我也不让他去卖早点了。”陆珍珍点点头,个体户不体面还算是小事,就怕以后政策再有变化,他们就是投机倒把,被抓进去了可不是玩的。
“个体户虽然不体面,但人家挣钱,也许过不了几年,人人都会羡慕那些个体户。”何英笑着说,她倒不认为个体户不体面,在她看来,个体户也是靠自己的劳动挣钱,只要不违法乱纪,就没什么可指摘的。
“英子说得对,政策都鼓励大家自谋生路,我们凭什么看不起人家?”叶荞也点点头,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将逐渐代替计划经济,民营经济将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民营企业家也将成为政府的座上宾。
大家又聊了些有的没的,陆珍珍才带着孩子告辞离开,叶荞她们三个则各自回屋打扫卫生:叶荞家还好,李小梅在这里,每天都有打扫,她只要抹去家具上的灰尘,把地拖干净就行了。
何英和周睛整个暑假都没有来过,屋子里已经积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花了一个多小时才打扫干净。
“英子,睛睛,我看你们累得不轻,晚上就来我家吃饭吧,我们也好久没有一起吃饭了。”叶荞把拿来的东西都整理好,邀请两位朋友一起吃饭。
“好,正好我不想煮饭。”周睛和何英都没跟叶荞客气,很痛快的点头答应了她的邀请。
“我回去做饭了。”说完叶荞就回了厨房。
“荞荞,你别急,等会我们过去帮忙。”
“不用,三个人的饭菜一下就做好了,你们还是先归置行李吧。”叶荞对她们摆摆手,让她们自己去忙。
她淘好米,生火把米饭煮上,然后一边看火一边备菜。
昨天是大潮,她赶海抓了不少鱼虾蟹,今天也带过来了不少,于是,她从空间的储藏室里拿了两只大梭子蟹,三条黄脚腊和两块水豆腐出来,又去后院摘了几个青辣椒,几个红辣椒、几根黄瓜、一把空心菜和几根香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