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既然找回了外甥,姜茹自然也该去拜访一下亲家母了,老太太对小女儿有愧,自然也想在亲家面前给外孙陶正军做脸,所以两人一起去了。
虽然陶桃他们去上学了,但是姜茹此行本就是为了见孙秀芝的。
陶正军把孙秀芝当母亲孝敬,陶桃姐弟又被教养得如此出色,她自然也多尊敬几分。
在姜茹看来,陶正军有现在的成就,离不开孙秀芝的帮扶,
不然在媳妇过世、孩子没人管时,陶正军可能就不得不退伍回乡了。
陶正军一个大男人,又是个经常要出任务不着家的军人,带着两个孩子的日子,还不知道要怎么混呢。
孙秀芝头一天晚上听陶桃说,她大姨奶奶第二天会上门拜访,就有了心理准备。
可不想老太太居然也一起来了,瞬间就觉得惶恐起来,
老太太见此连忙给了孙秀芝一个拥抱,“好孩子,我一听说你的名字就觉得熟悉,不想还真的是你啊!”
孙秀芝听得此言有些愣神,在定睛细细打量老太太,“您……您是姜家婶婶?”
老太太拉着孙秀芝的手,边摩挲边点头,“是啊!我们也好些年没见了。
“当年兵慌马乱的,只听说孙大夫带着闺女回乡了,不想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还能再见面。”
姜茹听得母亲说孙大夫,倒是也记起来了几分,“这是,隔壁孙大夫家的秀芝姐姐?”
姜茹再定睛细看,还真是从这张岁月流过的脸上,依稀找到了几分熟悉。
“母亲好眼力,居然一眼就认出来了。”
老太太得意,“秀芝和她母亲长得很像呢!不过是你没见过你孙家伯母罢了……”
说着又感慨起来,“当年,秀芝和孙大夫离开沪上时才不过十岁出头,你们姐妹更小几岁,你认不出来也正常。”
孙秀芝也难得能遇到故人,还是女婿的外婆和姨妈,也忍不住感慨,“是啊!那时候还才读女学呢,如今都过去四五十年了,……”
对于曾经的沪上,他们有太多相似的经历和熟悉的人,可惜都物是人非了。
孙秀芝幼时,曾跟随父亲定居沪上,家中当时还开着个收益不错的医馆,
只是后来局势变化陌名,孙父担心闺女的将来,就接受了老友的相邀,迁居去了江南省,
毕竟当时的孙家,只剩下了孙父和独女孙秀芝。
待孙父过世后,陈家守诺接了孙秀芝去家中教养长大,并在一双小儿女长大后为他们办了婚事成了家。
孙秀芝这一生,
可以说是不幸的——幼年丧母,少年丧父;
也可以说是幸运的——遇到了伉俪情深的丈夫,还有视她如己出的婆母。
虽然丈夫去得早,可是三个儿女都很懂事孝顺,
如今一切都越来越好了,日子也是越过越顺意,
昔日的邻家婶娘和妹妹,竟然就是女婿的外家,真是一桩好缘份。
三人相谈甚欢,不过也没忘记了还得去林家拜访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