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张芬的婚姻(1 / 2)

张芬现在其实没有50,也才46岁。于穗和于烊的样貌都不差,也是遗传她比较多。尤其是皮肤,嫩得像剥了壳的鸡蛋,白嫩细滑。

七十年代出生的她,家里孩子很多,六个,她是第五个,家里面也过得紧巴巴的,从能干点活开始就在家帮忙了,做些简单的家务。家里是开糍粑店的,她大了以后只要空了就在家里帮忙,累得不行。

她总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其实在那个年代也是读完了高中的。那个年代,教育环境不像现在,家里也是支持上学的。

不过高中以后,她成绩一般般,加上家里父母接连病逝。想着家里的情况,就和村里的几个朋友约着去打工。外省多发达啊,那边的人都烫着最时兴的发型,在那边打工比在家挣钱多了。

吃苦耐劳是她的品质,却也是那个年代绝大多数人的品质。她在一次过年回家的时候邂逅了于洪斌,两个年轻人可谓是一见钟情,在街头一个小摊上就这么好上了。

小摊就这么支棱着摊子在街边人行道上,摆着两张桌子和塑料凳。来来往往的摩托车卷起一阵又一阵的灰尘。

在漫天灰尘中两个年轻人陷入了爱河。

每每回忆,张芬总觉得那天的灰尘比现在城市的烟火更浪漫。

要是于穗穿越过来,一定认不出自己的爸爸妈妈。

一个穿着大皮衣喇叭裤,头发齐肩,前面的中分刘海把两只眼睛都遮住一半,只能一只手不停地撩头发。这是她年轻时候的爸。

一个头发长到屁股,烫了细卷,盘成精致的盘发别在脑后,穿着一件垫肩白色西装配了一条喇叭裤,头上还卡着一副墨镜。这是她年轻时候的妈妈。

张芬年轻的时候多大胆啊,又是第一次谈恋爱,回家的话父母不在了去哥哥或者姐姐家里自己是亲戚了,怎么也不自在。就跟着于洪斌回了于家。

这一来二去,两个人就想着结婚了。

她人年轻,也才二十,爱情大过天,又没有父母了,结婚的事她自己定下的。

于洪斌家里条件也不好,比张芬家还差一些。两个人的婚礼就在于家办了露天酒席,彩礼也没有,嫁妆就是就是她打工几年攒下的积蓄。

她的小姐妹很惋惜,张芬在厂里面都做了小组长了,就这么回了老家结婚了,问就是她不去了。

他哪里吸引她了呢?长相只能是普通偏上,家庭条件也不好。但是于洪斌那张嘴不得了,他很会哄人,每天都是笑眯眯的,对着她有说不完的情话。

张芬爸爸是个很严肃的人,也不懂怎么和儿女交流,说话做事一板一眼的。也许就是这样,嘴甜会来事的于洪斌让她爱得不行。

小两口结了婚就做起了生意,因为没有本钱,就是自己种菜,然后用一根扁担把两个大筐挑起来,把菜放进筐里面,沿街叫卖。于洪斌挑菜,张芬背着背篓跟在后面称重算账,背篓里面装着一杆秤,秤砣和塑料袋。

婚后两年就生了大女儿于穗,这会小两口已经租了一个门店卖蔬菜。刚好全国经济好了不少,盒装水果也在县城里流行起来,他们也兼卖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