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先斩后奏(2 / 2)

“还没。一直开着。”李建国也去看过,“生意不好,听说现在打白条呢。估计撑不了多久了。”

张秀花把香香在首都开的商场生意很好的事说了,“你说要是把咱们县的那商场拿下,生意应该不错吧?”

“好是好。但是离那么远,那些品牌能过来吗?”李建国严重怀疑,“以前咱们东北确实挺富,但是改革开放之后,南方富起来了。咱们这边就不行了。”

他的话确实有道理,不说东北现在比首都差多少,而是他们县本身就是个小县城,本来就比黑省的省会城市差很多,最近几年工厂还倒闭好多家,开这种品牌服装店,这就是找死。

张秀花将自己买的衣服拿给他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建国穿上,衣服很合身,但是得知价格后,他倒吸一口凉气,然后跟她说,“这个价钱弄在咱们县卖,一年估计卖不了几身。”

张秀花原先还有点想法,现在直接烟消云散了。

李建国见她情绪低落,讲最近一个笑话,是他从别人那边听来的。

丹东有个小伙子伪造文件想以80万元卖掉鸭绿江大桥。

这个桥是在朝鲜战争刚开始的时候被漂亮国炸毁,成了断桥。他就私自雕刻一套丹东市政府、市委的印章,到了广东,改革开放后,一直有这样一句流行语,即“广东人什么生意都敢做。”

还真有个胆大的商人看中了大桥的钢材,觉得有利可图,以80万元买下鸭绿江大桥。

但是这商人也不是傻子,他肯定要实地考察。

边境线一直有军人看守,见他们三番五次跑到断桥,谨慎起见,就过去问他们怎么回事。

然后这事就露馅了。小伙子也被抓起来。

张秀花听后,眼睛都瞪圆了,“这么荒唐?!胆子可真肥!”

“这个骗术一直持续十年时间,从1980年就开始骗,有个商人真信了,然后就戳穿了。”李建国是村长,接到这个骗术,上头就让他们在各村宣传,让村民们不要轻易相信投资。他这些天除了跑关系,也要督促村民们这事。

张秀花啧啧感叹,“有这种毅力,干什么不好,非得行骗!”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去南方打工。岗位是有限的。而且很有可能拿不到工钱。”李建国想到这事,就问张秀花,“设备运过来,我肯定也需要人手,到时候就从咱们村出人?”

张秀花点头,“那当然!用咱们自己人才好呢。都是替自家赚钱,他们也能更尽心。”

最要紧的是招谁不是招?招自己人对工厂更好。

李建国想了想,“等二狗把设备运过来,我再告诉村民们吧,免得他们闹哄哄的。”

张秀花随他,不过她还有条顾虑,“你忙着啤酒厂的事,咱家果园和地怎么办?”

果园并不只有丰收期忙,十一月要剪枝,春天还得看开花情况,有没有果树生病等等。

李建国被问住了,“你说咋办?”

“咱们家的地要种人参,忙的时候,咱们请人帮忙除草。”张秀花觉得这个不难,但是果园,“得包给别人。”

李建国有点不舍得,“咱们果园的嘎啦果和蓝莓都是我种的,还有人参,明年就可以采收了。包给别人,这不是把钱往外推嘛。不如让大嫂帮忙看着,到时候咱们五五分账。咱们家的地也包给大哥大嫂吧。反正他们也会种平菇。”

张秀花想想也成。就是大哥大嫂好累啊。

李建国继续道,“南通那边有十条生产线,我这边只有两条生产线,肯定卖得出去。平时出货由底下职员负责就行,我监督就行。一天上四个小时的班,也忙得过来。”

张秀花点头,果园和工厂都有安排,她继续问,“那你妈呢?”

这下李建国想不到好办法。让村民们照顾,不行!各家都忙着地里的活,没有闲人。

他要去县里,白天肯定没那么多时间,只能晚上帮着擦身,洗脚,按摩。

他试探道,“要不然让大哥大嫂照顾白天,我照顾晚上?”

张秀花哭笑不得,他居然能想出这个主意,“行是行,但你太累了。”

“要是真忙不过来,我就请人帮忙。正好果园忙的时候,村民们也不是特别忙。大哥大嫂忙不过来,我找人一块干。”

张秀花见他打定主意,也就随他去了,“你要是坚持不下去,那就趁早把活包给别人干。县里好多人都没工作。”

李建国也知道量力而行的道理,“放心吧,我肯定不会累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