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娟站在一堆老大哥、老大姐的中间,迎接着众人的掌声。脸上的微笑都快挂不住了~
她现在都有些佩服能想出这么个主意的人。那真是一个不可多得人才啊!
大会上,厂长还送了姜海娟一个水杯、一个饭盒和一个信封。不出意料里面应该装着钱和票据。
钢厂领导对待厂子里职工,一直很大方。
“姜海娟同志,恭喜你被大学录取。你毕业可能不会回到咱厂,但你为咱厂工人争了光!到哪里都是为祖国做贡献,继续努力前进!”
厂长低声说了句:“你上大学这几年,咱们厂照样给你开工资。”
姜海娟一听马上感谢厂长和厂子里的领导。“谢谢咱们厂领导给我的支持!我走到哪里都是咱们厂的人!”
姜海娟敢发誓,这句感谢绝对是发自肺腑,不掺一点假!
京海大学是2月份开学,必须得早点买票坐火车去。
姜海娟反复仔细的看了好一会儿,才说:“就20号那天走,你记得买票。”
不方便拿的大件行李,都大包小包的收拾好,从邮局寄过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钱和票还是老样子,缝在内裤的兜里。随身放上车票和两块钱就不少了。
197日晚上,沈母怕自己明天早上起不来,提前就准备好了吃食:“海娟,给!妈做的肉酱,白面包子和饺子,车上吃。穷家富路的,再把点心、鸡蛋装上。”一会儿的功夫,装了一大包。
姜海娟赶快拦着:“够了够了,妈~已经不少了。”
忙说:“妈,再给我多拿点窝头和杂粮馒头。车上人多,不能都吃细粮!”
20日出发那天,天刚亮两人就起身了。
沈海和见自家媳妇儿收拾齐整,骑上自行车带着就走了。走的晚了,怕孩子们见到再哭闹。
临到上火车的时候,沈海和一把拉住姜海娟的手。
他紧张的看着妻子:“媳妇儿,咱先说好。你出去了可不能见异思迁,到时候嫌弃我,不要我!”
姜海娟看着眼前已经不在年轻的丈夫:人到中年,虽然看着还算消瘦挺拔,但她知道,他已经有了小肚子。头发明显稀少,发际线也往后移了。眼角的细纹因为经常熬夜加班明显比平常人多。
但这些都改变不了这个男人爱她的事实。
沈海和是个好丈夫、好父亲!这可是她亲手从百万人中按着自己的心意挑选出来的呀!
姜海娟笑得温柔,眼睛里的爱意仿佛伸手就能抓住。“忘不了我的沈公安~”
火车站的月台上人山人海……
“呜——”
“火车到了——”
“来了——来了——”
火车一到,刚刚停稳,人们蜂蛹般地冲向车门,冲向车窗,
姜海娟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中午抵达京市,找到去学校的校车,摇摇晃晃来到学校。
姜海娟所在的宿舍8个人,3个文学专业,1个新闻专业,2个学历史的,她是学英语的,另一个学计算机的。
“我叫张晓颜,今年18岁,就是京市本地人。”
“我叫乔兰英,今年25岁,已经结婚了,是湖南人。”
“我叫姜海娟,今年29岁,孩子都三个了。”
……
众人一一介绍自己。
寄过来的包裹,昨天就都归置好了。
姜海娟:“我一会儿吃过早饭,要出去寄信,你们谁去?”
“我去”“我也去”
姜海娟的话音一落,宿舍里的姑娘们都喊着要去。
第一次的集体宿舍活动从去邮局寄信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