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罗勇一行人辞别后,沈清安带着大伙回到了清水巷。
纪羽珩和纪羽岚没有跟沈清安一众人回去,而是先带着纪家军到了纪家在京城里的一处位置偏僻的宅子里。两人将沈家如今住的清水巷位置记在心里,打算将纪家军安置下来之后再和众人汇合。
纪家军乔装成普通模样,为掩人耳目,分散成几批入的城,并未引人注意。
这是纪之年在出发之前对纪羽珩和纪羽岚的交代,让两人务必带着纪家军乔装低调不引人注意的进城,到宅子后等待他的指令。
在快到京城时,纪羽珩和纪羽岚收到过纪之年的飞鸽传书,交代了一些事宜。
皇帝是密召纪之年回京,因此纪之年率领军队未曾走官路,走的都是些隐蔽的小路。
纪之年虽比两人早几天出发,但并未先到京城,而是绕路去别处办了一桩皇帝交代的事情。现在正带着大部队往京城赶,约莫不出两三日就会抵达京城。
他在信上交代,若一切顺利到京之后他会独自暗中进宫拜见皇帝,大军则会驻守在城西处,届时他从宫中出来之后再和两人汇合。
信上并未提及皇帝具体交代的事情,但纪羽珩和纪羽岚也略微能猜测出一二。
如今南宫禛身体日渐衰落,朝中除了零星几个老臣还忠心之外,其他的朝臣早已暗中投靠各自看好的皇子。
先前是南宫玄南宫辰和南宫梓三方势力分据,如今只剩下了南宫玄和南宫梓,曾经支持南宫辰的朝臣都纷纷倒戈,被两方势力划分了过去。
偌大的朝堂,除了暗影卫和零星几家绝对听命于皇帝,皇帝竟然再无可用之人,也难怪他会在这个时候密诏纪之年回京,其中心思并不难猜出。恐怕是身边实在无可用之人,朝堂之上又风云莫测,这才将纪之年召回。
现在手握军权又在军中威信极高的将军,也就远在罗城的纪之年没有站队可能会听从他的差遣。其他人皆听命于南宫玄和南宫梓。
娴妃亲哥威武将军听从于娴妃大皇子母子差遣,柔妃和四皇子则有宣平候的鼎力支持。宣平候年轻时能征善战,在军中既有威信,其嫡女嫁与南宫梓为四皇子妃后,宣平候一家上下皆鼎力辅佐南宫梓。
这可把当年同样想为南宫辰求娶宣平侯府中嫡女的皇后气得不行。
要知道宫里的诸多皇子中除了当年的婉贵妃母家有君权之外,也就只有大皇子母家有军中势力。而宣平候这块香饽饽被柔妃母子得到,硬生生的压了中宫一头,皇后怎么不生气。可也没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为南宫辰求娶朝中重臣之女。
却没想到如今时过境迁,南宫辰被人暗害,被关入宗人府再无继承大统的可能,三皇子妃和腹中胎儿一尸两命。皇后接受不了连续的打击,彻底的病倒了。南宫荣日日照顾在身侧,本来快要一好的亲事也耽搁了下来。
……
除此之外,两人还猜测皇帝此次召他们爹回京,除了要防备京城中的几方势力之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
当年慕容家和沈家的案子,皇帝可能有所松动了。
两人不久前已听纪之年说过当年之事。
纪之年当年因为慕容家和沈家的冤情,同皇帝闹得很僵,纪之年曾立誓若不洗脱两家冤情,他此生绝不踏进京城半步。
如今皇帝召纪之年回京,纪之年又同意回京,不难猜出皇帝在这件事上已有所妥协。
当年之事,怕是马上就要有眉目了……
————————————
城门口离清水巷并不近,一行人到家时,天已彻底黑了下来。
沈清安已经从众人的口中得知纪羽珩和纪羽岚进京的缘由,以及路上巧遇罗勇的事。对于皇帝此时召纪之年进京的目的,沈清安和纪家兄妹想的差不多,京城恐怕要生变了……
一路上沈安宁几个孩子东瞧瞧西看看,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长安街在夜里灯火通明,十分热闹,时不时还要杂耍,可把几个孩子高兴坏了,若不是他们初入京城需要回家安置,都想待在长安街不走了。
到家后,站在门口。一众人看着比寿州小院要足足大上两三倍的宅子,惊讶的合不拢嘴。宅子门前上方竟然还有一块牌匾,上面赫然的写着两个大字:冷宅。
沈安知星星眼的问道:“哇,长姐……这是我们要住的地方吗?”
沈清安摸了摸他的脑袋后和众人笑着解释道:“这就是我们一家人接下来要住的地方,是从冷澈那里租来的,安心住下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