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进京(1 / 2)

初一是各家亲戚拜年的时候,人人见面都是笑,嘴里说着吉祥话。

孩子们见着老人,开口便是祝福:“身体健康。”

大人们互相道:“过年发财。”

家家户户在大堂里摆出各种吃食,以便有人上门的时候招待。

男人们更是汇聚到祠堂外,今天他们要烧香祭祖,把之前一年发生的事情讲与祖先听。

有那新进门的小媳妇和添的新丁也要由族长执笔写进祖谱里。

周大江已经把家里的锣鼓镲子都拿了出来,几个年轻的小子们在长辈们的指导下卖力的敲打了起来。

“咚咚锵锵……锵锵咚咚……”

锣鼓喧天中,还夹着孩子们的嬉闹声,大人们的谈笑声。

听得姜玉不禁感叹:这才是传统过年的味道。

两个字概括就是:热闹!

考虑到清明的时候,姜玉应该已经跟着周见恒到京城去了回不来,所以下午的时候,姜玉和周见恒两人还去了一趟南山脚下。

姜玉姜家父母都烧了纸钱,在心里默默与他们说了小姜玉在现代生活,那里不愁吃穿,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还有很多很多好吃的,有丰富的网络世界,让他们不用挂心。

至于她自己,反倒是没有什么好说的。

只是这样的时候,难免会想起自己的爸妈,有些思念无法宣之于口,便也只能暗自在心里告诉他们,她在这里也很好,而且都不用他们崔,她在这里脱单了。

周见恒跪在她旁边,见她情绪不高,默默的牵起她的手,“小玉不要太难过,我会一直陪着你。”

随后对着两座墓深深地磕了一个头,说道:“叔叔婶婶,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照顾小玉的,待我们从京城回来,成亲时再来看你们。”

姜玉在初二便带着珍珠和福珠三人一起回到了书院,与祁怀远夫妻俩一起,期间徐燕双正式带着她回了徐家祖宅做客。

元宵节前,姜玉再带着新糕点的方子去了润心甜糖水铺子里。

新的一年,增加了新的口味吃食,第一天开业除了做开业大促销,还要给手下的掌柜伙计们发开门红包,期间还跑了一趟宁漳县。

天天忙的脚不沾地的姜玉只觉得时间过的飞快,待她消停下来,便到了祁怀远定好,带着学生们一起出发上京的日子。

书院门口长长的排了五辆马车。

夫子们一辆,六个学生坐一辆车,祁文磊和祁怀远坐一辆,姜玉和徐燕双一起坐一辆,魏七独占一辆。

他们出发的时间尚早,路上便不算赶,有时遇到风景好处,大家还会一起下车来看看景,散散步。

祁怀远和夫子们更是组织起学生们吟诗作画。

怪道有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出行的旅途不但可以开阔眼界,洗涤心境,还可以见识一个世界的大好河山,感悟人生,了解各地的风俗习惯,见识各地的奇人异事。

一些只在书中看到的东西,也许在行走的过程当中才能更好的去理解。

不过他们这条路程不算远,中途虽有短暂的停留,但到底进京是大事,便也没有太过随性放纵。

待他们一行人到京城外时,正好是草长莺飞的二月天。

姜玉第一次看到了这么庞大高耸的城墙,在这个事事只能靠人力和手工的时代,能建造出这样巍峨的城池,不得不赞叹一句:人类不愧是万物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