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喜欢一个人会产生自卑感(1 / 2)

“晕轮效应。”景昨淮开口,“其实是学姐你之前的作品《万物生》启发了我。刚开始他的眼睛是闭上的,后来我把他改睁开,这样我的思路也就通了。”

旁边就是郑诗诗第一次雕塑的作品《万物生》,被评为校内第十一届的金奖。

《万物生》整体形象是两只正在对头饮水的火烈鸟,并着画上去的水面的倒影,好像一个无穷尽的符号。

鸟背左面是万物生长生态和平的样子,右边的鸟背上是高楼大厦。相对的,画上去的倒影则是其枯萎腐败的样子。

水面倒映现实,也可以说水面是现实状态的镜子。她的题目围绕保护环境,作品间接委婉的展示出来,引人深思。

而景昨淮借用了这一点。

他没有命题,所以能设计的范围广,但因为太广了而不知道该设计什么。

索性就把当时的状态给画下来,是一颗闭着眼睛的,没有任何表情的头颅。

从身后的方向伸来一双手,似乎要把他困住。

这是他最初的设计。

后来经过郑诗诗作品的启发,他把画稿中的眼睛打开,用蓝色点缀,有一种沧海遗珠的感觉。

从迷茫状态,也变得坚定起来。

“仔细看你就会发现,这双手不是他自己的,是从后面伸过来的,想要困住他。闭眼的时候只能给人一种认命、屈服的感觉。若是睁开的话就不一样了,第一眼的时候感觉是被囚禁起来,你细看,看他的眼睛,他的眼睛里有一种坚定、不服输、想要爬起来反抗的意思。”

“人们对其他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常常以偏概全。所以我借用了《晕轮效应》这一观点。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但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

“我好像明白你的意思了。”郑诗诗看向他,眼神中多了一丝欣赏。

不得不说他很聪明,郑诗诗原以为他想表达的含义是学会反抗,但没想到却还有坚定自己这一意境。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也不可能做到所有人都满意的地步。那何不为自己努力,坚定心里的那个想法,哪怕周遭反对的声音再多,哪怕引起所有人不满。你只有你自己,你只能让自己满意。”

景昨淮说完叹了口气,“我不知道怎么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来,这是我目前想到最好的了。”

郑诗诗拍拍他的肩给他安慰,“已经很不错了,而且你这个意境很好,很惹人留足思考。要是我的话我还真不一定在无命题下做出比你想法好的东西,景昨淮,你让我对你们圈子有了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