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伯得知周易爸手里有半斤云雾茶,晚上索性不走了。
不匀给他茶叶,他就赖在老宅不走了。
周易爸后悔不已,暗暗骂他的好大儿,又庆幸自己的心头好藏在房顶阳台,没被大哥发现。
晚上一家人大聚餐,陈红和大嫂做了一大桌子菜,吃饱喝足,周大伯从周易爸手里分走了三两茶叶,心满意足的回家了。
怕老两口晚上再闹什么幺蛾子,陈红也带着于洋留宿了。
一夜无事,第二天陈红回后海收拾了收拾,就躲回家属院了。
开学了,陈红跟着部队的接送车带着孩子去学校见了老师,办完入学手续,又参观了于洋以后要学习生活的环境。
部队的孩子们中午不回家,在学校吃一顿午饭,还会在学校午休。
下午放学才会乘坐部队的专车送回家属院。
也就是说,孩子们一走就是一天,中午家里只剩下陈红一个人。
开始的一周,陈红天天送走孩子,就在家摆弄花草。
家里面积不大,被她出出进进几趟,装模作样的往家搬花盆,也把卧室厅堂和阳台都摆放满了。
家里的窗帘也换了,陈红又自己买回材料重新铺了木地板,连厨房里也贴了地板革。
看着家里大变样,陈红成就感满满!看,她总算没辱没了木工子女的手艺,木工活干的也不差嘛!
角角落落实在没啥活干了,陈红变得很无聊。早上起来,趴在窗户上看军人们去上早操,成了她每天的习惯。
就在她快要闲的长毛的时候,周易终于回家了。
在家休了个周末,两口子带着于洋去拜访了一位音乐老师,以后于洋开始学习其他的乐器。
这位老师是音乐学院退休的教授,不管是西洋乐器还是中国古典乐器都有涉猎。
他尤其擅长钢琴和小提琴,于洋接下来这几年要专攻这两样乐器。
这位老师轻易不再收徒,周易也是找了周大伯的关系,才说动了人家收下于洋。
第一次上门,陈红两口子送了重礼。两瓶两斤装的空间蜂蜜,两盒半斤装的海参,两支空间产的人参,两瓶茅台酒。
另外,陈红还准备了一个盛满红枣、桂圆、莲子、红豆、芹菜和肉的拜师礼盒。
看到他们一家人这么知礼,董教师特别高兴,还让老伴出去订了一桌菜回来,留他们一家三口吃了午饭。
席间聊起来,陈红才知道,董教授的儿子也当过兵,不过九七年裁军退下来转业到地方了。
这是他们一家人的遗憾!
见到周易这个现役军人,董教授中午喝的很尽兴,只他一个人,就喝了半斤白酒。
吃完午饭,董教授有了醉意,陈红一家人早早的就告辞了。
他们走后,到了晚上,董夫人才发现拜师礼盒里还有一个大红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两万块钱。
“老董,这家人还真是讲究,不但送的拜师礼很有诚意,还给包了个两万块钱的红包。
你说,这钱可不少,咱不能收吧!”
董教授把每一样礼品都看了一遍,点头说:“这家人为人不错,又是朋友介绍的,别往回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