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那俩老顽固说,他们这儿媳两个月前某天早上醒来后,突然就正常了。
从此再没疯傻过不说,还把他们一家子训得服服帖帖。”
哈哈哈,真是风水轮流转。
不过这事大伙还真没听说过,只觉得好久没看见傻媳妇在外面扒拉土了。
哎哟,这还真是个大喜事。
另外几个消息灵通的老娘们,见这个话题打开,也跟着眉飞色舞地八卦起来:
“啊对对对,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张大嘴家的哑巴孙子会说话了。”
“孙正义那得了重病的娘,每天能出门溜达了。”
“哎哟,王丝葱家的瘫痪媳妇,已经能下地给孩子们做饭了。”
……
要不说村里消息最灵通的……还得数村口槐树下的老少娘们情报天团。
这些好消息,大部分人还真没注意到。
大伙儿竖着耳朵听下来,纷纷惊讶不已。
原来这一年多,村里竟发生了这么多不可思议的好事儿。
赵栓子越听越兴奋,斟上一杯酒,举杯朝大家开心道:
“还有一件好事,那就是我家出了个大举人,哈哈哈。
今日是我家老四的庆功宴,没想到意外又沾了这么多喜气,来来来,咱们大伙儿一起干一杯。”
嗯嗯,干一杯。
众人纷纷举杯,开心地不得了。
……
老赵家热闹了一天,宾客们陆续拱手散去。
赵栓子和李小云两口子在大门口一茬又一茬地送客,忙得晕头转向。
小主,
临走时,李小云的大哥拍拍赵栓子的肩膀,开玩笑地说:
“哎呀,沾你儿子的光,以后你可就是正经的赵大老爷,哈哈。”
岳母老冯氏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看着闺女女婿一脸欣慰:
“你们啊,可算熬出来了,果真成了正儿八经、有头有脸的人家。”
嫂子罗氏笑嘻嘻地附和:
“那可不是?!老赵家成了书香门第,往后咱们高攀不起咯。”
这老仨,一唱一和愣是把李小云两口子说得不好意思起来。
赵四福一直在旁边傻笑,慌张地解释啥高攀不高攀,都是一家人。
姥姥她们本来就在开玩笑,见这孩子当了真,一个个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直骂他傻兮兮。
老赵家对三房亲家也挺够意思,临走时给他们每家回了礼,大概五斤牛肉、两瓶白酒、一匹绸缎、还有一筐土鸡蛋。
真是给足了三位儿媳面子。
眼见客人走得差不多,全家也终于松了口气。
李小云招呼妯娌仨返回屋子收拾满桌的残渣剩饭,以及一地的狼藉。
赵栓子抱着赵绮嫣,意犹未尽地和老四站在大门外聊天,仨可爱的小孙子在他们身旁来回穿梭打闹。
过了一会儿,众人要准备回家了。
赵栓子抱着闺女刚转身,便听见身后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快点走!”
“娘……我不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