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完结1(1 / 2)

重生二三事 无解 1139 字 1个月前

自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大批的学子离开嘉阳,外出求学,但学成后肯回家乡的,少之又少。

本就地广人稀的小城,人口更少了。

邱鹿鸣培训班的学生家长最常说的就是,希望孩子好好学习,考到南方去。他们的语气中,没有一丝一毫的眷恋,都在热切地规划着,以后孩子考到哪里,就到哪里定居养老。

许多退休老人也都纷纷赶到海南过冬。

——这个林区小县城,在资源被极大限度开采后,已经被“自己人”嫌弃和抛弃了。

年轻人的离开,和计划生育的良好执行,导致近年儿童比例锐减,乡镇小学陆续关闭,家有学龄儿童的村民都到县城买房租房,乡村房屋大片大片空置下来,有的村子甚至连十户留守的人家都不到了。

农民的土地大都外包出去,自种的人家,也多在县城买了楼房,夏天回村种地,冬天进城猫冬。

这使得嘉阳县城房价比伊市还要高,县城东边陆续新建的小区已基本和太平村连接,大片的洋房和小高层中间,邱家诊所和平房小院显得很是特殊。

滨江路的老房子早已动迁,盖了楼房。

邱冀邺不愿住楼房,他嫌楼房不接地气,更嫌楼房暖气太足,二十四小时烤箱一样烘烤的地暖,对身体不好。

所以邱家拿了赔偿,就在诊所南面那块地上自建了平房,这次把当年批的地皮都利用上了,打了高高的地基,盖了五间铮明瓦亮的大房子,南北院子足有两百平米,还做了几个花圃,最南面还有半亩菜园子。

平房的大门开在北面,一出大门,走几步就是诊所的后门,如果直接向右拐走上几十米,就上了嘉阳通往太平村的公路,过了公路再走几百米,就是江堤。附近楼房的一楼全是商户,有商店、店饭、旅店、药店,太平村里还有卖村民自养的笨猪肉、鸡鸭鹅,交通购物都很方便。

2016年,十六岁的娇娇被北京中医药大学破格录取,邱鹿鸣夫妇就搬到诊所附近的平房小院居住了。

海关的楼太老旧了,预制板的房子,隔音保暖都不好。早几年邱鹿鸣就买了距离父母平房大约两百米的新建小区的房子,一百四十平米,三室两厅两卫,特地给父母留出一间卧室,可惜他们不来住。

其实,这楼房,冬天时候邱鹿鸣也不爱住,他们家采用的是暖气片,但楼上楼下都是地暖,且家家全屋铺设不留死角,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把暖气费给赚回来,楼下住着祖孙三代人,夏天那对六十多岁的老夫妻带着孙子住,冬天儿子儿媳也从乡下回来住,老爷子对于每年近五千块的取暖费,非常肉疼,坚持要把暖气阀门开到最大,热的实在受不了了,就把窗子打开散热。

邱鹿鸣家的暖气阀已经完全关闭了,家里还是热得不行,邱鹿鸣踩着梯子摸摸自己的天花板,都是热烘烘的,这不就是烤箱的上下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