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安国公这手指头一扣就是一块,送去庄子的这盒,很快少了没了一半。
长公主就把自己这盒也拿出来,给安国公预留着,想着再去要一些,直接派人去又不好意思。
这东西虽然是借着老三的名义送的,但脑子想想也知道是谁的主意。
自己霍不开面子,就让大儿子去,不然生儿子有什么用,一个两个就知道气自己。
安国公世子这不就上门了。
倒也不是什么难事,贺宣听完,让小兰把家里备的薄荷膏都给世子带上了,还写了一张薄荷膏的制作法子。
不过也跟世子说清楚,这膏是下人做的,自己用着无碍,要是长辈们使用,最好让郎中检查下。
安国公偶尔吃药,万一有药性冲突,就不好了。
谢奕怎么会不明白贺宣的意思,点点头,让他放心。
超额完成任务,谢奕对贺宣的评价倒是好上不少,弟弟一副痴心不改的样子,拗不过两人,父母迟早得同意。
索性卖个好给贺宣,告知他父亲的性格,别看他说的话,看他做的事,虽然一直不同意两人在一起,但其实安国公没做非常过分的行为。
贺宣回京后,安国公不是不知道,但是说出去的话要算数,自己管不好儿子,也赖不到别人头上。
不然要是国公府真的用手段,两人能抵挡的住。
“谢世子,您再指点我几句。”贺宣赶忙抓住机会,问要怎么做?
谢奕索性送佛送到西,父亲不好说话,母亲还是心软的,“你俩主动些,有时间多去庄子里看看长辈,还能赶你们出来不成。”
有了兄长指点,谢端和贺宣相视高兴,起码坚持还是有成效的。
贺宣不想出仕,不去补缺就一直挂着虚衔,谢端事务不算多,得了兄长的建议后,就准备多去庄子几趟。
不过去之前,安排人去告知一声,让安国公有个心理准备。
此时,谢家庄子。
“来就来呗,还得我去请啊!”安国公得知老三要过来,嘴硬道。
“那,那个一起来呢?”知子莫若母,长公主可不觉得老三就只是单纯过来陪陪父母。
安国公的脸色变幻,老妻脸上一副看好戏的神情,不甘示弱的摔了袖子,留下两个字。
“他敢!”话音掷地有声。
长公主还想问一句,这个他指的是谁,安国公已经出了大门,往池塘边去了。
安国公过来庄子后,除了跟护卫们练武,偶尔出去逛逛,也没啥事,就喜欢钓鱼,钓来的鱼多了,就养在池子里、
本来养着名贵锦鲤的池子,现在都是些不值钱的草鱼,鲫鱼,鲢鱼。
这些野鱼还格外能吃,喂多少,吃多少,养熟了后,听到安国公的脚步声就知道游出来乞食。
贺宣和谢端听到谢恒回来,特意问了下安国公的反应。
谢恒根本没见到安国公,告知的是长公主,不过谢恒也打听了下,别的下人说国公爷没出去,应该是知晓这件事的。
谢端点点头,父亲没直接反对就行。
又要见到安国公,贺宣还是有些紧张的,这时候能想到的方法是,礼多人不怪,多准备些东西上门拜访。
从吃食到用具,他们坐的马车还装不下,只能把礼物单独装一个马车,庄子离京城也就一个时辰不到的车程,看架势还以为要出远门呢!
一早,两人穿戴完毕出发,明明早晨不算太热,贺宣一路上都流着汗。
到了庄子,谢端下车后,回头等着贺宣下来。
“三哥,要不你自己进去吧。”都到了门口,贺宣想退缩了。
谢端拉着小四的手,劝道,“来都来了,直接回去于理不合,要是父亲生气了,我顶着。”
倒也是,贺宣明白道理,就是那么一说,还是下车了。
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
跟着三哥进门。
下人领着两人进了正院,贺宣想着安国公估计不会给自己好脸色,没想到,进了主屋,却只有长公主。
“见过母亲。”
“见过长公主。”
行过礼,谢端主动问起父亲去哪了?
“别提了,这几日喜欢上钓鱼,一早就出门,不到吃饭的点不回来,回来了还要去池子看鱼,迟早把他那一池子鱼都给煮了。”
长公主来庄子里是为了躲清闲,京城里日日都有好几波人上门看望,帖子更是一簸箩一簸箩的送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想着到庄子里来就没这些烦心事,可没成想,是一点事都没有了。
国公府中的内务,交给了长媳,本来是陪着安国公来调养身体,可安国公自己找到了乐趣,长公主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