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清洗猪肉,排骨,炸菜肉丸子这些,反正一大早,厨房里香味就没停过。
族长也一趟趟的跑盘溪村,一会儿确认一遍,家里的桌椅够了吗?过了半天,又来一趟,人手够不够,不够赶紧找人帮忙?
贺宣不厌其烦的安抚族长,可能是明日来的客人让族长有些压力,才会变得焦躁。
把家里泡好的凉茶给族长倒了一杯,贺宣问道,“族长,明日早上祭祖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吗?族人们能腾出时间不?”
三爷爷他们很多族人都在制碳作坊干活,明日祭祖,中午吃席,下午会不会赶不及上工。
“都商量好了,祭祖安排的早些,中午开席让他们快些吃,吃完就开工,耽误不了。”而且现在是九月份,从年初开始,作坊就不急着赶工,黑岩山上的人也陆陆续续离开了一部分。
作坊每次做好的藕碳,由运输队送走,村里人不知缘由,反正管事怎么安排怎么做,工钱没少就行。
傍晚,明日宴席需要的菜肉点心,都放在厨房,冬瓜排骨汤,芦菔炖羊肉这些已经做好,放在炉子上,还好家里是做吃食的,不然哪有这么多锅盆。
除了豆腐不好存放,明日一早去豆腐坊拿,余婶三人这一日累的不清,离开的时候,还有些担忧,厨房里放着这么多吃食,要是有老鼠这些,就都糟蹋了。
小竹有粮还有贺青小秋轮流休息,尽量看着些,浪费食材还在其次,明日中午开席却上不了菜,公子就丢人丢大了。
寅时左右,贺宣就起来,今天累人程度不亚于办场婚礼,穿上浅绿色的大袖道袍,整理好自己的仪表。
洗漱过后,就去三里村宗祠祭祖,族里成年男丁都到齐了,这时光线不算清晰,走近了,才能看清楚是谁。
贺宣一到,就被带到里面站在中间,香烛灯笼已经点好了,族长三爷爷他们站在两侧,天蒙蒙亮,开始唱词,等族长说完,贺宣叩首,再由六叔把贺宣的官职记在族谱上。
一番仪式大约个把时辰才结束,告慰好先人,族人们赶着去上工,一个个跟贺宣告辞。
“回见,中午过来吃席。”
“好好。”
…
祭祖后,贺宣回家准备待客,吃早饭时,厨房的灶台和炉子已经都烧上了,炉子烧水,把家里的茶壶钵头灌满晾凉,免得客人来了没茶喝,灶台则是煮饭。
不是中午请客,为啥一大早就烧饭呢?还不是灶台不够,先煮上两大锅米饭,放到木桶里,灶台就可以空出来做菜。
红烧肉,红烧鱼,蒸茄子从早上开始做到中午,才能赶得上开席。
贺宣吃过饭,族长和于里长他们都来帮忙,于姑母带着家里几个儿子,表示可以帮忙上菜。
十几桌人,光靠家里这几个还有些来不及。
贺青小秋专门负责烧火,烧水,只要茶壶空了,就把水灌满,还有家里的牲口,今日要早些喂好,中午忙起来根本抽不出空。
有粮大一早去豆腐坊拿了两板豆腐来,接下来就专门负责打水,只要水缸少了,就去后院打水,今日光是打水送水,就累的不清。
余叔和小竹把桌椅这些摆放好,小竹负责登记今日来的客人,还有送了什么贺礼,一一记录,这些都是贺宣以后要用到的。
余叔则是协调,里面外面缺了什么,少了什么,都可以找余叔,让他安排。
于五郎跟着贺宣打下手,客人来了后负责端茶递水。
红烧油炸今日去牲口棚跟黄金甲作伴,免得吓到客人,家里的屋子除了厨房正堂其他都上了锁,仓库这边余叔有钥匙,缺少东西都可以问余叔要。
贺宣环视了一圈,虽然都忙,但是忙而不乱,就等着客人上门了。
最先来的是朱宇博他们,一行四人坐一辆牛车来的,应该是越好的,贺宣听到动静,就去门口迎接。
因为贺宣家门口都搭了草棚,车子一律停在山脚边,这时才发现少了个人安排车辆,这些牛驴最好喂些粮草,有专人看管,不然回去的时候弄错也麻烦。
贺宣请族长帮忙,主要是干这个活的人要有些眼色,最好还能细心,驾车前来都是县城的客人,要是让贺宣家的佃户干这个事情,怕是看到知县大人,双腿抖索,话都说不出来。
族长直接让自己的大儿子贺茂盛过来,茂盛兄跟贺宣一起外出过,虽然不怎么爱说话,但做事确实让人放心。
贺宣领着四人进屋寒暄,朱宇博生性活泼,上次贺宣去学馆,就追着问京城的事情,这回看到贺宣穿的衣裳,一阵夸奖,觉得好看,县城没有这种颜色的布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是云纹纱,我在京城时做的,觉得比较适合夏日穿。”贺宣带着大家进屋,随便坐,“你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