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力挽狂澜,大随女帝(51)(1 / 2)

“保护?他一个嫡出的皇子,陛下把他贬为庶民,让他在大隋百官的面前颜面尽失,这怎能说是保护?”

之玉淡淡一笑,“母后,二皇兄只是被贬为庶民而已,又不是没了命。”

“他再怎么样,都是你和父皇的儿子,别人还敢得罪他不成?”

“只是身上没有爵位而已,比没命的强。”

萧皇后苦笑:“他从小娇生惯养长大,如今被贬为庶民,也不知他是否能接受这个落差。”

之玉淡然的看着萧皇后,平静的道:“能不能接受都得接受。”

“父皇乃天子,他说的话,哪有收回的道理。”

“二皇兄身为皇子,不但不接手朝政造福百姓,反而与突厥勾结,想把她的妹妹送去那苦寒之地.........”

“他这样的行为,往小了说,是不顾念手足之情,往大了说,就通敌叛国。”

“母后,投敌叛国是什么罪名,我想你应该知道。 ”

见之玉毫不动摇,萧皇后瘫坐在椅子里,眼神空洞的道:“二公主,真的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吗?”

之玉摇头,“母后,这是二皇兄最好的结局。”

“他是皇子,让父皇杀了他,父皇自然不忍。”

“可让他就这么逍遥法外,我心中实在不舒服。”

“我若真如他的愿嫁去突厥,母后可想过我的下场?”

萧皇后微微闭眼,遮住了眼中的痛苦,心累的道:“镇国公主,你的态度本宫知道了。”

“时候不早了,你早些回去休息吧。 ”

“本宫,就不留你了。”

之玉颔首,起身对着萧皇后拱手道:“儿臣告退。 ”

说完,之玉转身,毫不留恋的离开了萧皇后的宫殿。

之玉走后,萧皇后再也忍不住情绪,低声哭了出来。

枉她贵为皇后,膝下子女,竟个个都过得不好........

听到萧皇后低声啜泣的声音后,守在门外的徐姑姑小心翼翼的摆手,让底下的宫女退下。

翌日。

白雪茫茫中,一身红衣的之玉显得格外的耀眼。

“拜见公主。”

秦琼和徐世积牵马站在雪地里,对着前来的之玉拱手。

之玉上前扶起两人,含笑道:“两位将军不必多礼。”

“如今正是冰封的季节,让你们此时去去突厥,辛苦你们了。”

两人摇头,“为大隋尽忠 ,臣不辞劳苦。”

之玉从怀中掏出几封信,郑重的递给两人。

“这几封信,都印有我大隋的国玺,但里面并没有内容。”

“你们去突厥后,可依据形式,自行在上面填写内容。”

“此行,你们的任务就是把义成公主带回来。”

“如今大隋与突厥开战在即,她留在突厥,只能做祭旗的工具。”

“她为了大隋,受了太多委屈,我大隋.........,无论如何都要让她好好活着。”

听到之玉的话,两人顿时感身上责任重大。

义成公主为了两国和平,毅然踏上了和亲的之路。

他们若不能把义成公主平安带回来,那他们,枉为大隋的人。

“公主,臣等此去突厥,定然尽力而为,争取早日把义成公主救回来。”

秦琼和徐世积拱手,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之玉面色凝重的看着两人,“任务固然重要,但你们二人,亦是我大隋的栋梁之材。”

“任何时候,都要以你们自己的性命为先。”

“若任务威胁到你们的生命,那你们......可先放弃任务。”

“本宫......,会做两手准备的。”

“所以,莫要为了任务,将生死置之度外。 ”

听到之玉的话,两人只觉得一股暖流流过身体,整个人都暖呼呼的。

士为知己者死,公主赏识他们,提拔他们,让他们步步高升。

他们亦想向公主证明自己的价值,告诉公主,她当初没有看错人。

“二位将军,此去山高路远,你们保重。”

两人朝之玉作揖:“公主,保重。”

秦琼和徐世积的离开,并没有人在意,因为整个洛阳的人此时关心的,是唐国公府即将举行的婚礼。

这几年,天下世家都受到了重创,李家算为数不多没被动的,所以自然备受关注。

如今李世民娶妻,整个洛阳城的人,都跑去唐国公府围观。

书房,之玉拿着毛笔,头也不抬的在批阅奏折。

她万万想不到,李世民成亲,唯一的受害者居然是她。

李世民成亲,李建成请假,堆积起来的任务,就只能她来处理。

好久没有这么忙碌的之玉觉得,她得去民间收集人才。

老祖宗不处理政务,整天只想着打仗。她得多收集点人才在麾下,不然老祖宗把疆土扩宽后,她都没人外派出去接管疆土。

想到这里,之玉大手一拍,把毛笔狠狠的拍在桌上。

“来人,张贴告示,科举提前一个月举行。”

随着之玉的话音落下,一道不怒自威的声音响起:“科举考试时间自该固定,玉儿这是在做些什么?”

听到这威严的声音,之玉连忙把手中奏折放下,起身迎接来人。

“父皇。”

嬴政大手一挥,“玉儿免礼。”

说完,他找了个位置便坐了下来,好整以暇的看着之玉道:“玉儿为何要把科举提前?”

之玉耸肩:“父皇,雪融化后,父皇你就要出征了。”

“以父皇你的本领,由你带兵,我大隋自然战无不胜。”

“不把科举提前的话,我怕到时候派不出人接管突厥 。”

听到之玉这么说,嬴政哈哈一笑,“玉儿考虑得倒是周全。”

“不过依照大隋如今的实力,想要拿下突厥,少说也要两年的时间。”

“所以科举之事,不急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