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听说了。镇国将军的义妹,在北苍绝对算得上独一无二的荣耀。”他特意放松了语气,用打趣的口吻说,“县主这命也太好了,下官看了也眼热呀。”
“欸,你可别下官下官了,听得我浑身不自在。”小烛略一思索,小声道,“以后无人时你还像以前那样喊我小烛,我也不叫你齐太医,直接喊你齐誉可好?”
齐誉愣了愣,一时不知该不该应好。
小烛见他没反驳,高兴得很,灵动的双眸伴着晏晏笑语:“想当初咱俩合作的时日可不短呢,叫一声知己不为过吧?”
这一句想当初,当真勾起齐誉的无限怀念。
那时他俩一同服侍重伤的林素,一齐挑选药材讨论膳食……他永远不会忘记那碗香飘十里的养生汤,更不会忘记那张乖巧爱笑的脸。
知己,知己,甚合吾意!
再次与齐誉联系上,小烛又把她的老本行烹制药膳捡了起来。
事情的起因是齐誉请教她一些药膳方面的问题,小烛比划了半天,听者似乎不得要领,于是便一同来到尚药局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实地演练。
一来二去的,尚药局的同仁们都知道端敏县主擅炊,且通医理,实为才女一枚。
镇国将军名声在外,清冷高绝,有生人勿近之嫌;而他的义妹则完全相反,待人亲和,通情达理,一点县主的架子都没有。
好名声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那日风沙突起,吹的整个草原呜呜啧啧。
姜鼎白日观战,让风吹急了,晚间便有些头痛体乏的征兆,整个人蔫蔫的吃不下饭。
御膳房变着花样做了好几十道菜,可是大多没怎么动筷就给退回来。
皇后一看情况不妙,赶紧宣太医令前来诊治。
那齐绍老儿年已过百,胡子花白了一大半,号完脉,立即跪下道:“皇后娘娘不必忧心,观皇上脉象,是有些浮缓,应属风寒侵体所致。微臣这就开出方子煎药,待皇上喝下,明日便可好转。”
皇后点点头,却并没宽心多少。
很快,汤药端来,扑鼻一股子苦辣味。
姜鼎情绪不高,胃里没食,一闻这味道险些吐出来,说什么也不要喝了。
这可急煞了周围一堆伺候的!
齐绍接到皇帝使性子不喝药的消息后,愣是半晌无语,他是个大夫,可不会顺孩子气呀!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齐誉主动请缨,向祖父大力推荐端敏县主的手艺。
两人一顿捣鼓,终于做出一碗像模像样的药膳,为了讨皇帝开心,还给起了个玄之又玄的名讳——神仙粥。
“什么粥?”姜鼎看着那碗不太起眼的米粥,一时以为自己听错了。
御前宫女低敛着眉眼,照着单子又念了一遍:“神仙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