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2 / 2)

甚独 华发半生 1280 字 1个月前

希望在今年的秋老虎跑掉之前能吃上。

夏收过完,官伢的小吏和丁葵联袂而来。原来是他们收到许多奴隶,问李家是否想买。

萦芯听完,皱着眉沉声问:“如何突然多了这么多奴隶?”

小吏不知她为何生气,以为她不想买,就没吱声。

倒是丁葵答道:“今年年景不好,费县只是雨水少,可是冀州那边旱得不行……”

所以交不上税、佃的只能卖儿卖女卖自身了。

萦芯点点头,“我先收一百人,你们看着办,还是原来的要求。人给我送到溪南村。”

阿酒正在开荒的村子,在县志上就叫溪南村。

小吏立刻打头给小娘子行了个礼,好话说了一嘟噜,倒退着走了。

一出李家门,就强分走八十个人头。要不是看在唐三总孝敬他上司的份儿上,一百个他都想包圆。

这次上头给县里分了不少,能少养一个是一个。

李家的地因着离水源近,今年夏收几乎没有损失,山庄和五个村子亩产都很接近。

虽然意外顺利的解决了新村的人手问题,但是萦芯的心情并不好。

希望明年华夏能风调雨顺。

叹了口气,萦芯开始给常榆写帖子。

这几日,她已经将茶馆的图纸画好了,那院子里原来的建筑全都推平,重新建一座凹字形的两层楼。

凹字下面最长的一面是临街的正门,上面空出的地方,她要整个文雅幽静的花园。

常榆看着李小娘子的图,给惊了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太细了。

正门脸什么样、侧面什么样、连两层的俯视图上,每个分割都画出来了。

哪开门、哪是窗、楼梯在哪,全都一目了然。

李小娘子财大气粗,也不问价,只问工期。

“既然是砖木混造,明年冬前可得。”常榆还没去实地看过,稍微增加了俩月时间。

萦芯第一万次哀叹古代建造太慢,只能点头说:“烦请常伯尽快吧。钱不是问题。说好用砖的地方不能用木。”

常榆点头,将图纸和二十金的定钱收好,告辞走了。

第二天,一郎采买回来,特意跟小娘子禀报,那处已经开始砸墙拆屋了。

当晚,滕继正在给大郎上绘画课,萦芯姗姗来迟。

给滕师道了个没甚诚意的谦,萦芯将一张纸递给他说:

“烦请滕师日后多让大郎练习这两个字,一定要练到让人一见就觉得非常、非常、非常好!好到但凡知道点书法的,看着这二字都走不动道儿的程度!”

滕继打开一看,上面是“余甘”二字。

意思不错,字迹依旧辣眼睛。

不过雇主有托,他自然应承。

萦芯又对看纸条的大郎,说:“还有,你最近琴棋书画先放放,多学学诗词歌赋。再多做点有关茶的颂词。不拘长短、题材,只要读之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就行。”

唇齿留香?回味无穷?还就行?

大郎压抑住没在滕师面前翻白眼,点头应下。

二人都知道,李小娘子又买了个大店,想来是要为其作准备。

大郎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