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一夫对母亲说道:“母亲年事已高,不必每日为儿孙忧心忡忡,儿子到今日,如果还做不到让母亲宽心,儿子心中有愧……”
令母用慈爱的眼神看了令一夫一眼,在她眼中,双鬓已然斑白的令公在她眼中还是个孩童。
令母看着令公,关切地问道:“今日回来,见你面有阴郁之色,朝堂之上发生了什么?”
令一夫犹豫了一下,令母见状,继续说道:“你以前都不瞒着娘的,难道现在不是这样了吗?”
令夫听到这里,心中一软,只得说道:“今日,皇上单独召见了儿子,询问立储君之事……”
令母听后,眉头微皱,沉思片刻后说道:“国家储君之位的安排,看似是国家社稷的大事,群臣有建议之权,但其实,更多的决定权还是在皇上那里……”
令一夫微微颔首:“母亲所言极是……此也是儿子所忧之处……”
令母问道:“何以忧之?”
令一夫凝视着母亲:“储君之位,依理当立长皇子,长皇子御龙,现今确是一位各方面皆优之皇子,儿子身负皇子教导之责,对其了解更甚,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令母疑惑:“既有合适人选,皇上为何单独召见你,询问你的意见?”
令公略作沉思,言道:“儿臣以为,皇上亦在犹豫,各有顾虑,故难下决定……”
令母言道:“皇上犹豫,是顾虑到了皇后吧?”
令一夫颔首。
令母叹了一口气,沉声说道:“皇后虽然无子,但她的地位却是不能动摇,一旦立了皇长子为太子,皇长子的母亲又岂能安心现状?如果是识大局明事理的人还好,如果不是,后面的纷争争夺就将难免……”
令公叹了口气道:“皇上忧虑的地方,正在于此啊!”
令母皱起眉头,她深知儿子的忧虑所在,于是轻声安慰道:“作为臣子,理当为君上分忧,但有时,局势又不是臣子所能左右的,我们只能尽力提出建议,至于最后的决定,还是需要皇上亲自定夺。”
令一夫听后点了点头,眼神坚定地表示理解和认同:“母亲不必担心,儿子心中自有分寸。”
令母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来。
她缓缓站起身来,准备离开,令一夫连忙伸出手去,小心翼翼地搀扶住了母亲。
昭妃的宫殿内。
此时,昭妃正端坐在圆椅上,她表情有些凝重,似乎在思忖着什么。
宫殿内一片静谧,婢女们恭敬地垂手而立,不敢发出一丝一毫的声音,生怕惊扰到昭妃娘娘。
片刻之后,昭妃娘娘轻声开口说道:“珍儿,你去把那只装着皇子小时候衣物的箱子找出来吧......”
名叫珍儿的婢女连忙恭声应道,随后迅速转身离去,前去寻找昭妃娘娘所需的箱子。
没过多久,婢女便抱着一只精致的红木雕花箱子走了进来。
这只箱子看上去沉甸甸的,显然装满了东西。当婢女小心翼翼地将箱子放在地上时,她的额头上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来。
昭妃看着眼前的箱子,眼神里闪过一丝异样,她站起身来,缓缓地走到箱子旁边。
昭妃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箱子的表面,仿佛在感受着什么,轻声说道:“正是它了……”
她转过头去,看向站在一旁的婢女,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问道:“珍儿,当年生皇子的时候,是你在本宫身边照顾的吧?”
珍儿连忙点头,恭敬地回答道:“回娘娘,正是奴婢照顾的娘娘,还有御龙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