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皇上出访江南的筹备,现在,造办处的事反倒成为皇上出访江南的附属之项。
皇上已经确定了要出访的计划,宫里宫外就马不停蹄地准备起来。出行的车辆需要精心挑选,既要舒适又要安全,还要体现皇室的威严和风范。
随从人员的选拔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从众多的侍卫和宫女中选出最忠诚、最能干的人,他们必须熟知礼仪、善于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皇上的安全和舒适。准备的东西更是繁多,从皇上的龙袍到被褥,从餐具到洗漱用品,都要一一准备妥当,不能有任何疏漏。
宫里的太监和宫女们忙得不可开交,他们要确保每一项准备工作都做到尽善尽美。他们深知这次出访的重要性,不能有任何差错,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他们认真地检查每一辆车、每一件物品,确保一切都符合皇上的要求。
宫外的大臣们也在忙碌着。他们要安排好皇上的行程,确保每一站的接待都能做到最好。他们要与各地的官员和贵族们联系,安排好接待事宜,还要准备好各种礼品和特产,作为皇上出访的礼物。
在这忙碌的氛围中,皇上也在积极地准备着。他认真地阅读着各地的呈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为出访做好充分的准备。他还与皇后和妃嫔们商量着出访的细节,确保一切都能顺利进行。
时间一天天过去,出访的日子越来越近。宫里宫外的人们都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期待着这次出访能够顺利完成,为皇上增添光彩,也为国家带来和平与繁荣。
苏大人虽然不是出访事宜的总筹人,但他比谁都更加积极上心,他一直在积极筹办着这件事,同时也在安排着其他的事。
这些事中,有一项是苏大人着急着要去办的,他一刻都拖不得,只想在皇上出宫前将这件事给办妥了。
这件事,便是更好地安顿魏公公之事。
苏大人心里也清楚,魏公公虽是皇后身边的人,他也称得上是皇后依赖并看重的心腹之人。
但魏公公这个人,在皇上身边也是待久了,在宫中也待了很长时间,他早已将这人世间的纷纷扰扰看得明白,他魏公公,也算是活明白的一个人了。
在魏世照还没入宫前,他曾经在彭王府做事。
因为他的善于逢迎,能言善辩,而给彭王爷留下了深刻印象。彭王爷注意到了他,在彭王府时,彭王爷对他颇为照顾。
后来,魏世照离开了彭王府,不知怎么就到了宫中做起了公公。
这魏世照也是能够折腾的人,有一定才华和本领的人,到了哪里都绝非等闲之辈,是金子,它总会发光的,这魏世照就是例证。
他善于逢迎,精通人性,且能言善辩。他总是能够巧妙地化解各种危机,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他的智慧和才华逐渐被人发现,他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机会。他开始一步步地攀升,从一个普通的公公,变成了一个有权有势的大太监。
然而,他的野心并不仅仅局限于此。他渴望更大的权力,更多的财富。
他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知道,只有成为皇帝的心腹,才能真正地掌握大权。于是,他开始更加努力地工作,为皇帝处理各种事情。他的能力和才华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他也因此成为了皇帝最亲近的人。
现在的他,可以说是深得皇上的依赖和信任,在生活上,皇上对他是极其依赖的,有什么事情都会想到魏公公来。
魏公公也当仁不让的成为皇上身边最火热的红人。
朝廷上下,谁都知道,有什么事儿要是能够跟魏公公搭上话,把魏公公伺候好了,他心情开心了,再难办的事情,也就有了眉目和希望。
苏大人看重魏公公,倒还不是看中他是皇上身边的红人这一点。
苏大人倒不看重魏公公身上的这个价值,因为,他也是皇上极为看重和和依赖的人。
苏大人掌管着造办处,能够为皇上提供源源不断的猎奇之物,能够让皇上在新奇事物面前大开眼界。
从另一方面来讲,造办处总是让皇上处于一种欣喜,意外惊喜,乃至欣喜若狂的状态中,这种状态让皇上活力四射,也让他看起来更加年轻。
皇上沉溺在这样的感觉中无法自拔,他依赖这种感觉,进而便特别看重造办处,依赖和信任苏大人。
比起魏公公来,苏大人在皇上跟前的受宠程度,只会多而不会少。
苏大人看重的,恰恰是魏公公身上的另一种身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苏大人看来,魏公公的这种身份,也许才是他以后能用上的一种资源和价值。
魏公公身上有两重身份,他不但是皇上依赖和信任的人,他也是皇后身边能够说得上话的人。
皇后对他似乎也有一种依赖和信任,虽然皇后对他的依赖之感并没有皇上那么强烈,但仅仅是有这么一点,就已经是魏公公身上的价值和手中的筹码了。
苏大人正是看中了他身上的这一点。
魏公公不但是活的明明白白的一个人,他更是一个做的明明白白的一个人。
他是一个左右逢源的人,更确切的说,他是一个及时变通的人。
魏公公并没有因为自己和皇后走得很近,而排斥、拒绝和苏大人合作。
就像这次,苏大人托付他做的事,他还是给办成了。
魏公公从来不将自己固定在一种关系中,而是跳出看似复杂的种种关系,他站得更高,望得更远,想得也更通透。
他看似在各种关系的局中稳固了自我,但又在关系的局外逢迎着,专营着,遇到有利之势时,他便会躬身入局,而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是某种关系里的某种身份,而坚守不变通。
他活的通透,更是做的明白。
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