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下了相机,身后的林珊珊和刘玉在纠结这是否是海市蜃楼的原因。
他们吵了一会儿,没有结果,刘玉就提议,让林珊珊再拍一张,看看情况如何。
林珊珊拿过相机,半跪在沙子上,然后朝着正前方拍了一张照片。
我能看到,她在按快门的瞬间,身体抖了一下。
今天是这支队伍进入沙漠的第四天,在第三天的时候gps已经显示位置在巴丹吉林沙漠的中心偏北128公里,但是到了今天,gps突然无法正常工作了,起先以为是信号问题,但是天线是可以正常工作的,只是显示屏上没有了代表位置的那个点,只剩下了断断续续的无规则的波纹。
林珊珊把相机递给了刘玉,她的沉默很能说明问题,那是对于眼前发生事情所产生的不解的情绪,刘玉看了看,脸色也变了,遂将相机递给了我。
“齐先生,你看看吧,有点不太对劲。”
我接过相机,只看了一眼,眉头也不由地皱了起来。
那座石山变大了。
其实并不是变大了,这只是视觉错误,因为周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参照物,所以实际上的状况是,那座石山变近了。
那座山在朝着我们移动。
我怀疑我们所有人的眼睛出了问题,因为现实里那片沙漠确实空无一物,那片白色的沙漠干净异常,连一颗梭梭都没有,这本身就令人费解,即使那里真的是海子待过的地方,但是还有一个地方说不通,那里的高度非常高,起码比我们目前待的地方高,这样的高度是不可能储水的。
林珊珊和刘玉交谈了两句,依旧没什么结果,所有人都不愿意再往前走,甚至沙曼在提议绕路。
我听到自己说:“绕路?来不及了,天色已经变了,你们难道没发现吗?”
我这时才发现,四周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突然变得暗了下来,抬头一看,天空已经变成了暗红色,同时周遭的温度开始急速下降,转眼间就刮起了风。
“沙尘暴要来了,快走!”
几个人乱成一团,但是目的一致,都拿了一些行李和设备,因为情况特殊,所有的行李都不能留在这里,即使是仪器,因为这将决定所有人是否能离开这里。
我们拎着行李往前跑了快两百米以后,背后的视线尽头就出现了一道黄色的‘墙’,是完全由沙子,泥土与风构成的,也是沙尘暴的主体,虽然其表面上离我们很远,但是沙暴的速度在风的作用下奇快无比,大概只要用不到3分钟就能到达我们这里,而四周的沙漠荒芜到了极致,根本没有任何的掩体可言。
队伍的行进速度变得越来越慢,沙尘暴却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迫于压力,我们只能尽量丢掉一些没必要的东西来减少行李的重量,其中包括了大量的衣服和拍摄器械,光是三脚架就扔了三副,我也不知道这些人带三脚架进沙漠是为了什么,或许他们真的是想拍摄一些富有专业性质的地质照片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