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庸歪头看着日谍。
我怎么知道?你说我怎么知道?我又不是神仙。
当然是……
“有人告诉我的。”
“纳尼?”
日谍的脸色剧变。
他再也无法保持镇静。哪怕是表面的。
果然,有人泄密。
不。是有人背叛。
有人背叛了大日本帝国!
八嘎!
可耻的叛徒!
他们五个人当中,出现了一个叛徒!
啊啊啊!
啊啊啊!
日谍顿时焦灼起来。
知道这个地方的,在日谍当中,也只有五个人。
除了那个可怕的家伙,其他的三个人,都有泄密的可能。换言之,就是他们三个,都有可能是叛徒!
八嘎!
日谍脑海迅速的回放。
将近期发生的所有事。正常的,不正常的,全部过一遍。希望找出叛徒。
然而……
没有头绪。
无法获得有效的信息。
每个人看起来都有可能。但似乎也都没有可能。
那么,到底是谁?
“你诈我。”日谍忽然冷笑。
“你白痴吗?难道我是从天而降,恰好来到伱的面前?”张庸同样冷笑,“哦,是的。我懂易经。我是根据易经推断出来的。你是日本人。你知道余道信的下落。你还收藏了余道信的配枪……”
“别说了!”日谍终于是控制不住,爆发了。
你用易经推算出来的?
我不如相信你是秦始皇!或者相信我自己是秦始皇!
日本人对秦始皇很尊敬。
“有人告诉我,今晚,你会出货。”张庸随口胡诌,“也不知道对不对……”
“你……”日谍的脸色就更加的难看了。
张庸:???
咦?这样也能对得上?
自己也就是随口这么一说。毫无根据的。
居然说对了?
那四个带着武器的日寇,真的是来出货的?
哦,他们是要将赃物从这个杂货店带走。然后通过其他的途径出手。变成现钱。
难怪杂货店里面的赃物那么多。也几乎没有隐藏。
都是因为今晚要出货。所以,提前准备好。之前积累的货都全部在这里了。
但凡来的时间不对。或早或晚。都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存货。
比如说明天再来的话,可能就是空壳子了。
如果提前几天来,可能存货也没有那么多。
运气使然。
习惯就好。
“八嘎!到底是谁?”日谍暴躁。
他终于是接受了残酷的现实。那就是真的有人出卖了他。
有人背叛了。
有人向张庸泄密了。
可恶!
到底是谁?
如果让他知道,他一定会将对方大卸八块!
八嘎!用来喂八歧大蛇!
“你猜?”
张庸斜眼看着日谍。
眼神里面充满嘲讽。
你白痴啊!
我会告诉你这么机密的信息?
“呃……”
日谍的脸色就更加难看了。
张庸摆摆手。让人将日谍重新封堵起来。捆好。防止它出声示警。
叫来石虎。安排对四个日谍的抓捕。
最好是不要动枪。
毕竟,现在才是凌晨。还有后半夜。说不定还有人送货来。
如果响枪了。送货人就知道出事了。可能今晚就不会再来。
当然,如果有危险,肯定得动枪。
将人打死。总好过被别人先开枪。
很快安排就绪。
唯一的一个瞄准镜抢占了制高点。
如果开枪的话,可以确保一枪一个。率先将最有威胁的日寇干掉。
250米……
200米……
目标逐渐靠近。
有点麻烦,四个日谍都聚集在一起。
如果开枪,倒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全部放倒。可是,如果不开枪,近身肉搏,就有危险。
没有谁可以同时放倒四个日寇。肯定会有日寇拔枪的。
日寇有枪。才不会和你肉搏。逼急了,肯定拔枪射击。
怎么办?
没办法。
只能是直接干掉了。
唉……
太遗憾了。没有燕双鹰。
如果自己有燕双鹰那样的本事,一个人就全部搞定。
绝对不给日寇开枪的机会。
可惜没有。
所以……
只能蛮干。
很快,四个日寇进入射程。
杂货店的昏黄灯光已经勉强照射到他们。目标清晰可见。
可能是来的次数很多。所以,四个日谍都没有怎么防备。
其中一个日谍还提着一个箱子。但是地图没有显示黄金标志。也不知道里面装有什么。
不管了……
干了再说。
100米……
50米……
30米……
“开火!”
张庸果断下令。
希望速战速决。
“砰……”
“啪……”
枪声突然响起。
勃朗宁手枪、驳壳枪齐齐射击。
还有制高点上的狙击步枪。
“嗒嗒嗒……”
“嗒嗒嗒……”
小主,
火力最猛的当然是汤姆森。
四个日寇猝不及防,立刻被命中。迅速倒下。
一个红点消失……
两个……
三个……
四个……
搞定!
张庸急忙举手。
“停止射击!”
“停止射击!”
目标已经全部击毙。不要再开枪了。
刚才的枪声,持续了大约三秒钟。张庸觉得已经非常长了。枪声非常密集。
“停火!”
“停火!”
石虎大声吆喝着。
终于,枪声完全平息。暗巷恢复平静。
寒冷的空气中飘荡着浓郁的火药味。但是很快又被凛冽的寒风吹散。
张庸从杂货店里面出来。走到四个日寇尸体的旁边,迅速摸尸。这是他的专长。从来都不假手于人。
首先将那个手提箱捡起来。发现已经被子弹打穿。
也不知道是谁的枪法那么流弊。
你打手提箱做什么?
你打人啊!
打开。
发现里面有很多银票。
好多银票都被子弹洞穿了。也不知道银行还认不认。
这帮糙人!
白白损失那么多的钱财。
随手拿起一沓被打穿孔的银票,发现就是奉天银行的。
得,接下来可能是真的要和奉天银行打交道了。无论是去查保险箱的事,还是兑换银票,都和奉天银行有关。
继续摸尸。
没有找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手提箱里面只有单纯的银票。
倒是四把手枪显得有些特殊。是苏联的T-33托卡列夫手枪。
这种手枪张庸之前在天津卫遇到过。据说是和东条英机有关。好像是关东军宪兵司令部麾下的特务机构使用的。
它使用的是7.62*25毫米驳壳枪子弹。所以,威力和驳壳枪差不多。
疑惑。难道是东条英机的手下?
日寇的特务机构实在太多。又零散。张庸也没有精力去统计。
管它呢。反正抓到一个算一个。
什么战略啊,什么大局啊,都和他无关。他就是一个埋头干活的小角色而已。
“组长,他们是什么人?”
“可能是东条英机的手下。”
“什么?”
石虎顿时眼神冒出怒火。
张庸不由得有些疑惑。你们十九路军,和东条英机打过交道?
如果真的有,也不奇怪。东条英机这样的侵略狂,来过上海,也是很自然的事。这个家伙之前是担任过步兵联队长的。好像还是番号排序第一的步兵第1联队联队长。
“将尸体处理了。”
“将地面处理干净。”
“可能还有人来。”
张庸迅速吩咐。
众人不再说话。齐齐动手,清理现场。
很快,现场清理完毕。
张庸左右看了看。在昏暗的灯光下,应该看不出什么异常。
至于枪声。三秒钟的枪响。应该也不太敏感。说不定别人会以为是放鞭炮呢。就算是枪声,也不奇怪。
这里是上海滩。这里每天都发生那么多的事。有人开枪怎么啦?
哪天没有人开枪,那才是新闻。
为什么不敢定都上海?就是这里太不安全了。
民国时期的上海滩,可以说是远东最混乱,最无法无天的城市。没有之一。
冒险家的乐园,可不是吹的。
回来。
将日谍嘴里的破布扯开。
日谍看着张庸的眼神,就好像是看见了魔鬼一般。发自内心的恐惧。
眼前这个家伙,够狠。
直接开干。将来拿货的四个人全部干掉了。
不带丝毫犹豫的。
也没说要抓活的。
“让我猜猜,你们是东条英机的手下?”张庸随口说道。
“不是……”日谍下意识的否认。
随即发现错了。
中招了。此地无银三百两。
他越是否认,张庸就越是相信。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果然,这些日谍是东条英机的手下。是隶属于关东军宪兵司令部的。
东条英机的魔爪,伸得够长的啊!
联想到东条英机的发迹,好像就是这段时间。就是从关东军宪兵司令官开始。
在东条英机上台前,关东军宪兵司令部,只有几百名宪兵。力量是很弱小的。
东条上台以后,疯狂的增加编制,大量网罗自己的同学、同乡、老部下什么的,将宪兵数量扩展到五千人以上。
这些都是明面上的。在暗地里,还组织了大量的特务机构。只为他一个人服务。
这些秘密的特务机构。只有东条本人知道。不但监视反日分子,还监视其他日本人。比如说石原莞尔。
石原莞尔和东条英机有矛盾。被东条英机盯得死死的。
那些敌视东条英机的日军高层,同样被东条英机暗中监视。最终不得不让东条英机上台。
否则,随时都会再来一个二二六兵变,将他们杀了。
东条英机外号东条剃刀,对自己人也是非常狠辣的。
“杀人的是谁?”
“我不能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不能说,还是不敢说。”
“不能。也不敢。”
“难道是皇族成员?黑岛龙丈?”
“……”
日谍沉默。
张庸摇摇头。肯定不是黑岛。
黑岛那样的,他张庸都打得过。估计黑岛现在也不敢出来活动了。
明知道他张庸已经回来南方,他黑岛还跑来,不是找死?
话说,敲诈黑岛的三十万美元,现在还没拿到呢。
好忙。都没有时间持续跟进。
张庸拿起余道信的配枪。
既然啥都不可说……
“我给你钱……”
“不用了。”
张庸扣动扳机。
子弹打爆了日谍的脑袋。
不好意思。
我虽然喜欢钱。但是,有些钱我不收。
“组长……”
石虎从外面进来。
看到日谍仰面倒在地上。脑门中弹。
“这……”
“处理干净。”
“是。”
石虎叫来几个人,清理现场。
一会儿以后,清理完毕。一切又恢复了原样。依然是昏黄暗淡的灯光……
默默的监控地图,没有发现异常。
没有人过来查看。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切归于沉寂。
张庸趴在柜台上睡觉。
相信短时间内,应该没有送货人到来了。
毕竟,响过两次枪声。如果是警惕的送货人,肯定会发现有问题的。
但是……
也不排除有傻的。
或许……
果然,迷迷糊糊睡到凌晨三点多,地图提示,又有人鬼鬼祟祟的到来。
白点。
没有武器标志。
也没有黄金标志。
一个人。
无法判断身份。
难道不是送货人?是来查看情况的?
张庸抬起头。揉揉眼睛。到后面的水缸,用手舀水洗脸。这边没有自来水的。
抖擞精神。
出去。和石虎打声招呼,张庸就亲自行动了。
一个人。没有武器。他张庸应该可以打闷棍。
静悄悄的靠近。
熟练的隐藏在预估路线上。
果然,鬼鬼祟祟的人影出现了。张庸直接就是一棍。
噗!
目标倒下。
张庸收起木棍。拔枪在手。
安全第一。
正常情况下,对方应该晕厥了。但是,也不排除有例外。
还有人的心脏是长在另外一边的。搞不好,有人练过铁头功。木棍打不晕的。万一被反杀,他张庸就哦豁了。
幸好没事。
目标的确是晕过去了。
低头查看。
发现依稀有些面熟。
仔细想了想。想起来了。确实是熟人。
宋万春。
那个金陵商会的啥。忘记职位了。反正,之前在长江边,曾经带着一部电台出现,被当场抓起来,后来是怎么出去的。张庸没有过问。估计是和宋家有关。可能是宋子瑜的同族什么的。
有宋家出面,复兴社特务处当然立刻放人。
否则,特务处的经费就麻烦了。宋家和孔家,联手掌控财政部。戴老板显然是没有资格和他们叫板的。
从现在到1949年,都是宋家和孔家交替坐庄财政部。掌握老蒋的经济大权。中间一直都没有动摇过。
那么,问题来了……
宋万春来这里做什么?
这里是做黑暗生意的啊!难道他也做?
事情似乎复杂了……
思索片刻。
果断摸尸。
管他是谁。钱财先拿走。
宋万春是空手来的。没有携带手提箱之类的。
不过,这个家伙穿着厚厚的皮大衣,上面很多口袋。里面的燕尾服,也有很多口袋……
咦?
燕尾服?
张庸发现不对。出门还穿燕尾服?
你是去跳舞吗?
啊……
等等。
似乎意识到什么。
仔细闻了闻。闻到一丝丝的酒味。还有雪茄味。
哦,可以断定,这个家伙,很有可能是从某家夜总会里面悄悄溜出来的。所以,里面还穿着燕尾服。
去夜总会跳舞,当然穿燕尾服了。这是最近最流行的上层社会穿戴。
委座推行的新生活运动,大力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舞会就在其中。
好奇怪,这个委座本人从不跳舞,只喝白开水……
好像也没听说他有什么娱乐……
苦行僧。无趣的人。
倒是便宜了他下面的人。一个个醉生梦死。纸醉金迷。
迅速摸尸。
摸到好些银票。各种面值都有。来自各个银行。
粗略统计,大约有一千多银元的。虽然不多。但是也没有白摸。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张庸也就不要了。
他只要钱。其他的都不要。
将银票藏好。然后拍着对方的脸,将宋万春弄醒。
宋万春迷迷糊糊的醒来,看到是张庸,又是迷惑,又是彷徨,浑然不知发生何事。
张庸关切的问道:“宋会长,你怎么晕倒在这里?”
“你是……”
宋万春迷迷糊糊的看着张庸。
依稀有些印象。但是怎么都想不起来。后脑勺疼痛的厉害。
小主,
“宋会长,我是张庸啊!”
“嗯?”
“我是复兴社特务处的张庸啊!我们在金陵下关码头见过面的。当时,你箱子里的电台掉出来,差点引起误会……”
“哦,是你……”
宋万春终于想起来了。原来是他。
话说,电台掉出来,真的是麻烦事。后来好不容易才安全脱身的。
“没错。就是我。宋会长,伱没事吧?”
“我,我这是……”
“你应该是被宵小袭击了。”
“啊……”
宋万春的脑子还是混混沌沌的。
感觉后脑勺疼痛的厉害。只要一动脑子,脑袋就痛。所以,根本不敢多想。
感觉好像的确是这么一回事。
“后面痛……”
“可能是你晕倒的时候,脑袋撞到石头了。”
“是吗……”
“你看。石头。”
张庸将一块石头从地上拿起来。
宋万春迷惑的看着。恍然大悟。同时又暗暗的担心。
要命了。那么大一块石头。会撞傻自己吗?幸好是有人看到了。否则,这天寒地冻,说不定会被冻死。
这个张庸,虽然有些讨厌。但是这次确确实实是救了自己。
之前对他有些误会。现在冰消。
“宋会长,你来这里做什么?”
“我,我……”
“你是喝多了,迷路了?”
“对,对……”
宋万春急忙装醉。
生怕张庸问到底。
他静悄悄的跑来这里,当然是有秘密的事要做。
如果是让张庸知道,那就不得了。
“张,张队长,你,你在这里做什么?”宋万春反问。
“唉,我还能做什么。抓日谍呗。”张庸悻悻的回答,“整天和日谍捉迷藏,还不能睡觉,这苦逼的日子……”
“那你先忙,你先忙。”宋万春急忙说道,“我不妨碍你了。”
“我送你出去吧。”张庸十分热情。
“不用。不用。”
“要的。要的。”
张庸坚持将宋万春送出去。
毕竟从对方身上捞到了一千多大洋。送一送是应该的。
反正也没什么事了。眼看就天亮了。
应该没有人到来了。
果然,将宋万春送走以后,一切恢复平静。
直到天亮,再也没有送赃物的人到来。估计以后也没有了。小偷们应该都得知消息了。
要说有什么风吹草动,那些三只手的反应都是最快的。
这个杂货店,从此被废置了。
张庸于是带人回到026后勤仓库。吃饭。洗澡。睡觉。
其他的财货,都交给石秉道清理。唯独那尊金佛拿着。
他将那尊金佛带回来自己的房间。就摆放在柜台上。左看右看。越看越顺眼。随后,又将它藏到床下。
用丝绸抱起来。放入木箱里。周围垫上厚厚的布碎。
昨晚忙碌了一晚上,大家都累了。张庸也累了。结果,一觉睡到了下午三点多。醒来。赖床。吃晚饭。
一天又这样过去。也懒得抓紧时间什么的。
时间那么多,不用抓紧。错过了也无所谓。
还是那句话,天下不是他张庸的。何必那么积极。太积极可能过劳死。
于是……
睡觉……
早上软绵绵的起来。发现不对。
头重脚轻……
浑身疲软……
走路都一晃一晃的……
哦豁。感冒了。罢工。我要休息。我要休病假……
摸摸额头。感觉有点冷。
发烧了?
唔,严重了。这次必须休息了。
检视随身空间,想要搞点感冒药出来。结果发现没有。只有阿莫西林。
完蛋……
没有感冒药。只能吃中药了。
叫来石秉道,说自己生病了。
石秉道派人请来大夫,开了中药。好像是小柴胡之类的。有效果。但是一般……
一天……
两天……
三天……
迷迷糊糊。浑浑噩噩。
始终感觉身体没什么力气。仿佛前世阳了一样。
无意中看到日历。也没在意。
2月26……
2月27……
如果历史轨迹没改变的话,该发生的应该发生了。
他正好作壁上观。躺在床上混日子。
病。确实没什么精神。
中间陆陆续续的有人来看望。张庸精神萎靡。都是勉强说一两句就没精神了。
2月28……
终于感觉好了一点。
基本可以下床走动。力气似乎也恢复了一些。
算算时间。哇靠。足足五天啊!和前世一模一样。幸好没有高烧。否则,小命不保。
越来越发现自己不像主角。
别人家的主角,哪有这么弱鸡的?一个感冒躺五天。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他就是这么弱。
残酷的现实,蛋疼的人生。
“报告!”
“组长,紧急电话。”
值班的赵海急匆匆的赶来。说是警备司令部找。
张庸勉强抖擞精神。来接电话。
电话是周洋打来的。
小主,
“少龙,好点没?”
“勉强吧。”
“那行。司令请你立刻过来。”
“是。”
“路上注意安全。”
“好。”
张庸答应着。
收拾收拾。带着两个小队出发。
很快到达警备司令部。发现这里的警戒已经降级。没那么多士兵了。
除了门口岗楼上的机枪,其他都已经撤掉。
“周副官。”
“少龙。”
“这是……”
“哦,警报解除。现在已经查明,日寇海军陆战队的那个大队,是被秘密调回国内去了。”
“调回国?做什么?轮替吗?”
“不知道。好像是日寇国内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司令也是刚刚知道。”
“哦……”
张庸心知肚明。但是装傻。
他是人设就是不能太聪明。否则,会招人嫉妒。英年早逝。
刘禅其实是聪明人。但是,恰到好处的装傻。可以让他活得更长寿。你觉得他傻。他可是在位整整40年。蜀国灭亡以后,还活了8年。最终享年65岁。有几个皇帝比得过他?
“你好点没?”
“死不了吧。”
“跟我走。”
“好。”
来见钱司令。
这次没有在作战室。在钱司令的办公室。
“报告!”
“进来!”
听声音,钱司令的心情极好。
张庸内心暗叫糟糕。自己提供的情报,可能适得其反。
钱司令显然是知道了二二六兵变的信息。今天是28号了。也应该有信息泄露出来了。国府高层应该也知道了。
显然,钱司令等人,都将事情往好处想。开始乐观了。
确实,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国家发生政变,内讧,肯定会削弱对外扩张的力度。甚至转强为弱,四分五裂。
问题是,日寇是个奇葩民族。
这次政变,非但没有改变日寇对外扩张的步伐,反而加剧了。
因为政变的严重后果,就是文官集团,再也无法遏制军部的权力。整个国家,都操控在日寇军部的手里。
以后上台的内阁首相,根本不敢对军部说什么。一切都是军部说了算。
不受控制,没有任何约束的日寇军队,于是疯狂的开始对外大肆扩张。
“少龙,你收到消息没有?”
“什么消息?”
“日寇国内发生了动乱。他们的军队,杀了他们的首相。”
“这就是226计划的内容吗?”
“对!”
钱司令非常高兴。
他神情轻松的大笑起来。显然觉得这是一个喜讯。
张庸:……
好吧。听起来,似乎的确是一个喜讯。
日寇发生内乱了。他们肯定无暇他顾。内部的人忙着争权夺利,互相攻讦。哪里还有精力发动侵略?
可以松口气了……
不用那么紧张了……
以后有好日子过了……
可能委座现在也很高兴吧。
嗯,肯定高兴。
没有日本人的威胁,他就可以专心陕北了。当然是大好事。
可能华北的那些高层,现在也很高兴吧。可能日寇很快就要撤军了。他们国内发生动乱,肯定得调兵回去平叛啊!
这都是惯常的思维。
咱们华夏,每次动乱的结果,都是非常严重的。基本上都会导致王朝崩溃。
日寇,应该也如此吧……
张庸勉强挤出一些笑容。以免煞风景。
别人正在高兴头上,你一盆冷水泼过去,那叫没眼力劲。
即使要提醒什么,也是以后的事。先高兴几天再说。反正几天的时间,又不能改变什么。
“少龙,你的身体……”
“报告司令,我差不多恢复了。”
“我是叫你来,告诉你好消息的。不是部署任务。如果是任务的话,肯定等你痊愈以后再说。”
“谢谢司令。”
“对了。你的密查组准备的怎么样了?”
“正在筹备。”
“这样,侍从室给你拨了一笔款子。你先用着。”
“谢谢司令!”
张庸喜出望外。
居然还有钱收?
真是意外之喜。
还是侍从室拨下来的款子。来头似乎很大?
问题是,钱司令为什么会对自己如此关照?
是因为私人关系?
不可能。
多半是要针对戴老板。
这几天养病的时候,他的脑子乱七八糟的,居然想了很多。
为什么钱司令要亲自约见戴老板?
为什么戴老板不高兴?
逐渐琢磨出一些门道。
有人不希望看到戴老板继续春风得意了。想要阻挡他。
戴老板的春风得意,是从何而来?在外人看来,应该就是和他张庸有关。所以,要先将张庸从戴老板的麾下拖出来。让戴老板失去这个助力。
调动?
那不行。戴老板说什么也不肯放人。
可是,成立密查组,那就不同。侍从室代表委座。委座需要一个密查组。
或许在委座看来,复兴社特务处的人还是太多了。万一泄密,知道的人太多。所以,不如让张庸搞一个小规模的密查组。以最少的人数,控制保密范围。顺便帮夫人做点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他人当然是拍掌叫好。
只要能够将张庸从戴老板手里扒拉出来,谁不乐见其成?
自然是推波助澜,顺水推舟,玉成好事。
于是,密查组顺利成立。
唯一不高兴的就只有戴老板。但是又发作不得。
钱司令肯定是单独和他说了些什么话。让戴老板不得不听话,否则,委座就要不高兴了。
怎么?委座的意思,你也不遵从?那你自己去跟委座说。
戴老板当然不敢。以免委座多疑。
委座最多疑。你戴老板不肯放人,是要搞独立王国吗?那就悲剧了。
后来戴老板的悲剧根源,也是军统太独立王国,外人完全无法插手。
连唐纵、郑介民等人,都被严重排挤。让委座觉得不放心了。于是开始限制戴老板的权力。
唉,说到底,权力就是漩涡。无论谁卷进去,都很可怕。
他张庸的智商,肯定是承受不了的。所以,距离远远的。埋头干活。低调做事。
牢牢记住。
密查组的人数,绝对不能超过一百人。
同时,绝对不要插手军队。尤其是不能组建私人的军队。那是自取灭亡。
反正就一百人。爱咋咋的。
能干的就干。不能干的就找上级支援。
我只有一百人,你让我干五百人的活,那是不可能的。
你让我增加编制。我也拒绝。
总之,低调。
“委座慷慨,特批两万法币。”
“委座英明!”
张庸急忙立正,肃然回应。
好家伙。真多啊,两万法币。不是贬义。是真的很多。
须知道,委座向来都是很小气的。最新发行的法币,一块钱相当于一块大洋。两万大笔就是两万大洋。
对于张庸这样的小人物来说,两万大洋绝对是大数目了。
可能背后还有夫人的助力。
当然,肯定也有钱司令的“美言”。他惠而不费。
“谢谢司令!”
张庸又满怀感激的说道。
演戏。伪装。他也会了。
“回头周洋给你凭证。你去拿钱。”
“谢谢司令。”
“啊,终于是可以轻松一段时间了。你也歇歇吧。都忙坏了吧。病了这么久。”
“还好。现在逐渐恢复了。”
“注意身体。”
“谢谢司令的关心。如果没有其他事,我就不打扰司令了。”
“好,你去吧!记得注意身体。别又病了。好事都错过了。”
“我知道了。谢谢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