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什么光环。
我只要钱。
“钱司令亲口说的。当时杨副司令也在场。还有参谋长也在场。”
“那……”
张庸嘴唇蠕动。欲言又止。
钱司令给自己戴上一个光圈,搞得他压力山大。
显然,钱司令是不希望将事情的主导权让给别人。只给他张庸。甚至不给戴老板。
本来,警备司令部出现这样的事,戴老板是可以插手的。
可是,钱司令坚决不给。这个时候的戴老板也没有办法。
事实上,哪怕是戴老板过几年权势如日中天。在钱司令这样的老资格面前,也是不敢逾越的。
胡宗南、汤伯恩、顾祝同、钱司令这些人,戴老板一个都惹不起。
“这是钱司令给伱的秘密命令……”
“是。”
张庸急忙站起来。
看到周洋拿出一份命令。上面赫然有鲜红大印。
前面署名就是钱万钧三个大字。
张庸细心看内容。
暗暗惊讶。
内容简单而粗暴。
就是授命张庸,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扣押任何上校级别以下的军官。包括上校。
疑惑的看着周洋。
这命令是真的?好像非常不得了。
如果他张庸揣着这份命令,拿着鸡毛当令箭。那是要惹出大事的。
“后面还有两个签名。”
“嗯……”
张庸默默的点点头。
后面两个签名。一个是杨琥。就是杨副司令。
一个是田敬威。也就是参谋长。
司令、副司令、参谋长三个人联合签名,等于是金牌认证。
只要是淞沪警备司令部的管辖范围,这份命令,都可以畅通无阻。甚至扩大一点范围,问题也不大。
因为钱司令还是侍从室主任。侍从室凌驾于所有的部门机构之上。没有正式编制。但是权力无限大。
“周洋,这命令,有点重啊!”张庸表露自己的担忧。
也不称呼周副官了。
还是叫名字吧。这算是私底下谈话。
权力来的太快,太大,往往不是好事。张庸并不是贪权的人。
金钱,可以悄悄的吞没。
但是权力,却是所有人忌惮的。刚才刘波的神情,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少龙,你当得起。”
“司令非常欣赏你。”
周洋也没有再称呼职务。直言不讳。
张庸很明白。拿着这份命令,他甚至可以将刘波直接扣押起来。杨琥还没什么话说。
命令上面有他杨琥的签名。他不可能不承认这份命令。
“周洋,你们是不是有所怀疑……”
“没有。”
“那……”
“但是这个内奸必须挖出来。否则,钱司令晚上都睡不着觉。”
“好吧……”
张庸默默的点点头。
周洋的话当然是夸张的。一个内奸,还威胁不到钱司令。
然而,有一个内奸在身边。始终是非常麻烦的事。钱司令只要是想到这个内奸,心里面肯定不舒服。
最关键的事,钱司令是负责制定对日作战计划的。
如果这个内奸,将作战计划泄露出去,那就完蛋。
这才是最可怕的。
这也是钱司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挖出内奸的基本原因。
不清除这个内奸,他的对日作战计划,就没办法上报。
谁知道是不是已经泄密了?
万一泄密了……
计划就是自杀。
有内奸。显然不是什么好事。对于警备司令部来说。
可是,对于他张庸来说,似乎是好事。
话糙理不糙。如果天下太平。没有汉奸。没有日谍。还要他张庸做什么?
扔去军队里面做个大头兵,别人都嫌弃他。
所以,是这个时代造就了他。是日谍成就了他。当日谍不存在了,他也就没有价值了。
看看时间。
哦,又差不多晚上了。
嘿嘿,又混了一天……
忽然,外面一个中尉军官进来,“张组长,钱司令请你过去。”
“是。”张庸急忙站起来。
疑惑。
不是刚刚才出来吗?
怎么又……
看周洋。结果周洋也是满脸疑惑。显然,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来见钱司令。
钱司令还在作战室。还在琢磨沙盘。
“报告。”
“张庸,你进来。周洋,你守着门口。”
“是。”
张庸走进来。
周洋守着门口。不许任何人靠近。
“你过来点。”
“是。”
张庸来到钱司令身边。
内心暗暗的嘀咕。钱司令是有什么机要,连周洋都不能听?
随即听到钱司令声音不大,“那个226计划,有新进展吗?”
小主,
“报告……”
“不用那么拘谨。随便说说。”
“是。初步判断,是2月26日左右,日本国内,可能发生军事政变。”
“军事政变?”
“对。日寇国内军队有异动。近期可能发生重要事件。”
“是谁筹划的?”
“暂时无法确定。应该是日寇军部某人。”
“政变?多大规模?可能有什么后果?”
“对不起,还没有确切的消息。”
“2月26日?西元吗?”
“是的。”
“那很快了。”
“是的。”
张庸点点头。
的确,时间很快了。还有十天左右。
这件事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吗?张庸觉得不会了。没有什么原因能够阻挡它的发生。
东条英机胡乱抓人,根本是隔靴搔痒。
内务省的特高科,已经被军部控制。林小妍(上川镜子)等人都被软禁了。
在畸形怪兽军部的面前,隶属内务省的特高科,完全就是小绵羊。毫无反抗能力。她们是不可能阻挡日寇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崛起的。一旦226事变发生,一切都注定了。
事实上,即使没有226事变。也会有其他事变。日寇军部和内阁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说是中下层发动的政变。可是,实际上,背后怎么可能没有某些军部大佬的黑手。
事变以后,得到最大好处的是谁?
就是日寇军部。
准确来说,是日寇陆军。
从此以后,日寇陆军就完全支配内阁。
无论谁当首相,谁来组阁,都必须得到陆军的支持。否则,就会垮台。
最后,日寇陆军干脆自己组阁。东条英机自己当首相。彻底走向疯狂。
但是……
知道这些有个卵用。
知道再多,也没办法改变历史轨迹的发展。
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
小人物做一点小事情。
比如说抓日谍……
捞钱……
其他的,就不用管了。
冬天,昼短夜长。眼看一天又结束了。正好回去休息。
日谍是抓不完的。钱也是捞不完的。该休息的时候就得休息。否则,年纪轻轻的就过劳死。那就仆街了。
“大雷雨计划呢?”
“这个……”
张庸一脸为难的表情。
他也不知道现在大雷雨计划怎么发酵了。
这个计划,他也没有办法胡诌。只好装傻。希望钱司令厚道,不追问。
“算了。有结果再报告吧。”
“谢谢。”
果然,钱司令没继续追问。
他也知道张庸现在肩负的秘密任务很多。有复兴社的。有空筹部的。
现在又加上一个侍从室的。
就算是张庸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能有现在的结果,已经很好了。
“对了,你那两个姐姐妹妹呢?现在还好吧?”
“我安排她们去蓉城定居了。”
“蓉城?这么远?”
“我是担心战事一起,这边比较乱……”
“倒也是。”
钱司令点点头。表示赞赏。
他是制定作战计划的,当然清楚。战事一旦爆发,上海肯定受影响。
在战事爆发之前,将家眷送到后方去,完全理解。不过,送去蓉城那么远,似乎没有必要吧。送去金陵,或者送去汉口,最多也就是送去长沙等地就足够了。但是考虑到张庸身份特殊,随时都有可能被日谍报复。送的越远越好。
“你在蓉城有没有关系?”
“没有。”
“那我帮你安排一下。”
“谢谢司令。”
“蓉城是个好地方。我到时候也在那里找个房子,有时间去休养一下。”
“好!”
张庸礼貌回应。
如果是别人,可能是客套话。
但是钱司令嘛……
他的确是能做到的。而且这样做的可能性极大。
这位钱司令,除了制定作战计划,给老蒋做筹谋比较出色之外,经商能力也是不错的。
有段时间他帮那位夫人扛下了外界的指责,暂时脱离军界,到外面去办学,去经商。也是做得有声有色的。可惜,最后风头过去,夫人立刻想办法将他调回去担任要职。可惜他的办学和经商才华了。
“去吧。注意安全。”
“是。”
“非常时期,任何时候,都不要单独行动。”
“是。”
“有危险,立刻打电话给周洋。”
“是。”
张庸立正,敬礼。告辞出来。
钱万钧的确是厚道人。知道他的秘密调查小组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帮他兜底。
可以肯定,只要他张庸的电话能打出来,周洋能接到。马上就会有至少一个营的兵力赶到。就算是天塌下来,也可以暂时顶住。在淞沪沦陷之前,钱司令的这个兜底,就是张庸最大的安全保障。
出门。
周洋什么都没有问。
回到小会议室。两人继续刚才的话题。
“这是失踪人员名单。”
“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庸接过来。
仔细审阅一番。发现一些问题。
全部都是上尉,或者中尉。没有少校。没有少尉。非常特别。
凶手似乎就是认定了两个军衔。
“这……”
“凶手应该是想要得到什么信息。”
“上尉和中尉,能掌握什么机密信息?这里面有什么人是在机要室,或者档案室工作的吗?”
“没有。”
“一个都没有吗?”
“对。一个都没有。都是普通军官。没有机会接触机密的。”
“这……”
“也是因为如此。所以,他们的失踪,我们开始的时候并不在意。直到人数多了,才意识到背后有玄机。”
“我还真是不明白了。日谍到底想要得到什么信息。”
“我们无能为力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你们密查组了。你们顺便查一查吧。”
“该死的日寇……”
张庸悻悻的嘟囔着。
整天玩这些高智商的游戏。他玩不过啊!
他又没有福尔摩斯那样的本事。
唉……
但是也只好应承下来。
侍从室这个婆婆,他是必须伺候的。因为这是权力最大的一个婆婆。
复兴社。
空筹部。
侍从室。
就是他张庸的三个婆婆。
三个婆婆都伺候好了,距离功德林的VIP床位又近一步……
告辞。
带着手下离开警备司令部。
夜色降临。
“赵海。”
“到!”
“找个地方吃饭吧!”
“是。”
赵海答应着。
然后去安排。
他打听到了一家专门做斋饭的,但是距离有点远。
“没事。”
“去吧!”
张庸闭目养神。
这一片海的数量非常多,得笼络一下。
斋饭也不是不能吃。有些斋饭其实挺好吃的。偶尔吃一吃,可以养生……
前进。
忽然,一堆红点进入地图。
张庸耸然一惊。
什么情况?
一堆红点?一群日本人?
想要埋伏自己?
急忙下令停车。然后举起望远镜观察。
结果,疑窦丛生。
他看到了远处一群警察正在设置路障,检查来往行人。
诡异。这群警察,全部都是日本人!
日寇?
假冒警察?
他们是要做什么?
张庸想到了很多不好的事。
眉头紧皱。
日谍最近好嚣张啊!都敢一窝一窝的出来活动了。
真的当自己不存在?
我才离开上海几天?
玛德……
但是很快心情又变好了。
日谍越多,自己才越有油水嘛。日谍越强,越能证明自己厉害。
如果就三瓜两枣的,英雄无用武之地。
自己一个999级的大号,出来杀几个小兵,哪有什么意思?
敌人至少得一群一群的来,才有成就感……
嘿嘿。
眼前这一窝假冒警察的日谍,总共有九个。都有武器。都是清一色的步枪。有没有子弹不清楚。
因为有望远镜,所以,即使是黑暗中,张庸也能发现一些细节。
这些日寇使用的步枪,居然都是马四环。
从外表来看,似乎质量上乘。
显然,这是一个小小的失误。或者说是漏洞。
如果有细心人路过的话,可能会生疑。
警署系统,有这么好的枪?
估计日寇自己也注意到了。但是他们没有更烂的枪。
从东北军那里缴获来的步枪,质量差的,残旧的,肯定都是拿来送给伪军了。日寇自己不要的。
结果现在临时需要一些残旧的步枪,他们也找不到。于是就背着这些质量上乘的马四环出来了。
好。
这些枪迟早都是我张庸的。
不过,从那些假冒警察的姿势和动作来看,似乎很会玩枪的样子。可能都是高手。
九个警察,九把步枪,张庸这边也只有十几个人。搞不定。
面对面的硬碰,肯定没胜算。伤亡惨重。
然而,最要命的地方不在这里。
最要命的事,是谁给他们掩护?
九个日谍假冒警察出来拦路,肯定是有重大目标。
他们必须确保自己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不会受到干扰。不会被真正的警察询问。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做到呢?
肯定是警署系统里面有人知道此事。并且安排好了。确保这九个日寇不会露出马脚。不会发生意外。
换言之,就是在上海警察署里面,有人投靠了日寇。给日寇充当帮凶。
这个人的级别不会太低。至少是个中层。否则,他没有权力掩盖此事。
摆手。
让队伍停下。
赵海疑惑的问道:“组长……”
“前面的警察有问题。”张庸低声说道,“他们是日寇假冒的。”
“什么?”赵海结结实实的吃了一惊。
日寇?假冒警察?
这还得了?
“哪个?”
“全部。”
“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海再次吃惊。
九个警察,全部都是日寇假冒的?
天!
日寇是要翻天吗?
他们居然敢做出这样的事?简直是无法无天。
“我去抓……”
“不。”
张庸摇头。
他让赵海等等。先观察。
九个日寇假冒警察盘查拦截,肯定是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张庸很想亲眼看看,他们到底要做什么。
抓贼抓脏,等日寇行动。
暗中吩咐一番。就在附近吃饭。然后从远处密切观察那些日寇的动静。
张庸相信,日寇应该很快付诸行动的。
对于他们来说,时间越短越好。
时间越长,发生意外的机会越多。暴露的可能性越大。
速战速决。
夜长梦多。
这样的词语,对于日寇来说,同样合适。
张庸默默看表。
冬天很早天黑。其实现在才六点多。
在没有灯光的地方,已经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
下班的人流,沿着大街小巷慢慢的散去。
张庸在望远镜里面看到,那些日谍,似模似样的盘查,没有任何人生疑。
期间,有军方的车辆经过。也没有产生怀疑。由此推断,他们计划缜密。
可是,这些日谍,到底是要做什么呢?
绑架?
抢劫?
张庸想不出。
直到……
一辆押款车出现。
当然不是后世的那种押款车。
是一种自行改装的小货车。不伦不类的。外面有银行名字。
好像是交通银行?
孔家的?
对。孔家的交通银行。
孔家人有个外号,叫做无孔不入。各大银行都有孔家人渗透。
地图显示,押款车里面只有两个人。没有武器。根本没防备。
“孙海!”
“到!”
“今天是星期几?”
“星期五。”
“通知所有人准备。”
“是。”
孙海急忙通知下去。
很快,所有人都全副武装。随时准备出发。
张庸没有提及押款车。但是内心非常明白。日寇的目的,可能就是抢劫押款车。
今天是星期五。明后两天,银行不营业。
因为新生活运动的缘故,各大银行都推行五天工作制。好像是这样的。周五要将钱款送回总行。
这一辆押款车,就是负责去各个分行,将钱款全部搜集起来。然后送回总行。
如果是以前,押款车几乎没有人去关注。因为纸币不值钱。
以前几乎没有抢押款车的。
因为押款车上面的纸币,不太受人欢迎。
宁愿去抢银元。都不抢纸币。
但是现在不同。张庸怀疑,押款车上面装的,可能是最新发行的法币。
从去年11月开始,法币开始大量推行。上海滩应该也差不多展开了。应该有相当数量的法币推行下去了。
同时,开始收缴民间的银元。开始禁止民间使用银元。
银行强制用银元兑换法币。银元只进不出。回收的银元,也全部送回去总行。
所以……
押款车上面,可能有法币,有银元。
但肯定没有黄金。因为地图没显示。
日寇估计是缺钱了。想要做一票大的。采取这么冒险的行动。
不过,如果是法币的话,这么满满一车,估计有几十万的。加上银元,可能也有十几万的样子,也难怪日寇疯狂。可能日寇也是严重缺钱了。豁出去了。
等到上海沦陷以后,如果日寇也敢这样运输货币的话,张庸也敢抢啊!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几十万,值得了。
果然,押款车停住了。
两个日寇示意检查。然后用枪指着里面的人。
然后,两个日寇上车,和里面的人挤在一起。
押款车里面只有两个人。
就俩!
哪里是日寇的对手?
估计也根本没想到,有人胆子这么大,敢抢押款车的。
显然,日寇已经将这个漏洞琢磨透了。
前后衔接,非常流畅。
一分钟以后,押款车开始向旁边的街道行驶。
咦?
张庸皱眉。
这些日寇怎么不直接开回去虹口?
哦,不行。那边是有保安队检查的。说是保安队,其实都是国军的正规军。
想要开着押款车进入虹口日战区,那是不可能的。
押款车的目标太大,太引人瞩目。绝对会被拦截的。然后肯定会露馅。
怎么可能有银行的押款车进入日战区?
所以,日寇需要倒手。需要将钱财全部转移到其他的车辆。
又或者,是暂时转移到安全屋……
对,安全屋。
“周海!”
“到!”
“朝押款车附近打两枪。”
“什么?”
周海一愣。
开枪?
现在?
可是,他只有驳壳枪啊!
他现在距离押款车超过两百米。用驳壳枪朝押款车开枪?
有用吗?
“朝押款车附近打两枪。”
小主,
“是。”
周海明白了。
当即举起驳壳枪。对着押款车开枪。
“啪!”
“啪!”
枪响了。
子弹朝着押款车飞过去。
黑暗中,到底有没有打中。不清楚。弹头应该能飞两百米。但是可能中途落地了。
枪一响,其他人都是迷惑不已。
这么远的距离开枪。除了惊扰目标,毫无作用。
事实上,张庸的目的,就是惊扰目标。
他要让这些伪装成警察的日谍,觉得自己已经暴露了。需要赶紧采取措施。
回去虹口是不可能了。
枪响了。路上肯定很多拦截。押款车不可能回去虹口。
只能是临时找地方卸货。然后隐藏。
他们需要将身上的步枪也全部藏好。然后脱下警服。然后化妆成普通的中国人。
毫无疑问,他们都会有合适的身份伪装。可以避过检查。然后各自隐藏。他们短期内肯定不会回去虹口。以免遭受盘查。反而容易暴露。
张庸要的就是这样。
只要日谍将钱,还有武器留下来就行。
不动声色的甩几个标注,将所有的日谍都全部标记起来。然后默默的监控。
看时间……
一分钟……
所有假冒的警察全部分散撤离。
他们逐渐和武器标志分开。显然是手中的步枪已经被隐藏在了附近。
两分钟……
还没有巡逻的真警察到来。
显然,负责这一片区域的警察头目,得到了日谍的吩咐,要求拖延时间。
好。
正好利用这个漏洞。
“走!”
张庸下令出发。
上车。
跟在押款车的后面。
但是没有跟的太近。而是一直保持两三百米的距离。
地图显示,押款车忽然停车,两个白点离开押款车。
哦?
这是日谍将押款车上面的人放下来了?
继续前进。
果然,看到两个押解员,惊恐的站在路边。
他们没有被日谍杀害。判断日谍是要用他们误导调查视线。为自己隐藏争取更多的时间。
张庸装作没看到这两人,继续跟在后面。
不久以后,押款车停下来了。日谍反复的移动。估计是在搬运货物。
他们将身上的武器也存在了这里。
好。
记住地方。
不久以后,押款车继续移动,向其他地方驶去。
张庸没有继续追。
不用追了。没价值了。车上肯定没东西了。
在将财货转移以后,剩下的事情,就是迷惑追兵。然后找机会弃车逃跑。然后潜藏起来。
今晚,估计有人要忙活了。
首先就是上海警署。呵呵。今晚别想有人睡觉。
但是……
这些,都和他张庸无关。
按理,他是最后出场的。
先回去026后勤仓库。等接到别人的报告再说。
回到。
睡觉。
一夜无事。
早上起来。
值班的何九来报告,说是发现门外有人等着。
“请他进来。”
“是。”
很快,来人出现在张庸面前。
张庸发现对方依稀有些熟悉。好像孔凡松身边的人?
对。没错。是孔凡松。
“你……”
“张组长,我们主任请你给他打个电话。”
“哦。好的。”
张庸点点头,接过一张纸条。
上面是孔凡松的电话。但是026后勤仓库没有电话。
得出去找电话。
出门。在一家咖啡厅找到电话。
打给孔凡松。
“你好,我是张庸……”
“少龙,我又有事情麻烦伱了。”
“你说。”
“昨晚,我们有一批账本失踪了。”
“账本?”
“对。是装在押款车里面的。非常重要。”
“押款车里面有钱吗?”
“有。”
“账本比钱重要?”
“对。”
“在什么地方失踪的?”
“根据我们的调查,是在武定街和百胜街交叉路口。当时有很多人目睹,是一群警察将押款车带走了。”
“警察?”
“假冒的。警察署说昨天没有安排人在武定街附近执行任务。”
“有人假冒警察?然后劫走了押款车?”
“对。应该如此。”
“那账本……”
“我需要将账本立刻拿回来。车上的钱财倒是无所谓了。谁能找到,我就送给谁了。”
“哦……”
张庸没有立刻表态。
倒不是故作矜持。而是觉得自己的反应不应该那么迅速。
毕竟,自己不是以“聪明”着称的。
自己的人设,就是不太聪明的样子。但是运气好。
“那个……”
“少龙,你有话直说。”
“不是帮派的人做的?”
“不是。我已经问了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等人,他们都调查过了。说和他们无关。”
“哦……”
张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上海滩的押款车,以前之所以没有人抢,也和这些帮派有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青帮的老大。
其他的帮派,和青帮多少有些关系。
如果押款车被抢,孔家不用去找劫匪,直接找杜月笙、黄金荣等人,他们会去找劫匪。
如果真的是帮派的人做的,肯定瞒不住青帮这些大佬的。
这些青帮大佬也不会允许手下去抢押款车。以免得罪孔家。然后得罪老蒋。
孔凡松找到他张庸头上,说明和帮派无关。说明动手的人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疯狂的日本人。
“帮我个忙……”
“那我试试吧!”
“好。”
“车上有黄金吗?”
“黄金没有。但是法币和银元还是有的。数量不少。”
“你们都不要了?”
“我要的是账本。”
“行。”
张庸爽快答应。
这才是他的人设。闻风而动……
不对。
是闻“财”而动。
听说有钱赚,立刻跟打了鸡血似的。
自己这个弱点,显然是被孔凡松“拿捏”的死死的。所以,孔凡松肯定很得意。
你看,一说车上的钱财都不要了,那个张庸,立刻就来劲了。
不过,对于孔家来说,一辆押款车里面的钱财,的确不算什么。倒是里面的账本比较麻烦。
谁家的账本没有一点秘密?
如果是被对手拿到的话,散布出来,造成的损失,比几十辆押款车都多。
其实,所谓的四大家族,内部也是有些矛盾的。
孔家的老大和委座虽然是连襟。但是在一些问题上,也存在分歧。
而外人,明说,就是以汪院长为首的,对老蒋和他连襟,对蒋、宋、孔三家,是相当不满的。
如果孔家的账本落到汪精卫的手里,指不定要搞出什么文章。
汪精卫好歹也是果党的二号人物。多少也是有些手段的。否则,日寇也不会选中他作为伪政府的首脑啊!
真以为随便一个人就能沐猴而冠吗?
好吧。
去捞钱……
不对。是去找账本。
“滴滴!”
“集合!”
“集合!”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