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了一个月后,常青法力增加,各地的塑像脸部更加的清晰柔和,比以前看起来和蔼可亲多了。
常青精神了,睁开眼睛观察青阳府整个道场的地界地貌和900多个分身。
青阳府地形狭长,南北长895里,东西宽459里,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戈壁、河谷,交错分布,四季分明。
青阳府南北差异很大,北方多山、高原,降雨量偏少,地广人稀;南方多丘陵、河谷,降雨量适中,人口较稠密。
900多个塑像面貌各不相同,有的眉眼精致,很是高贵;有的眉清目秀,端庄大气;有的小鼻子小眼,平平常常。众多塑像唯一相同的地方,都是女的。
土地庙大多建在各山脚、道边、村子口。村子不同,南北不同,各地土地庙差别很大,有的土地庙门前杂草丛生,只有一间屋子,没有院墙,很是荒凉。
有的土地庙布局严谨,不但有殿堂厢房,还有假山池塘,建筑面积足有一亩。外面还有十来亩耕地,就连山林也是属于庙内,占地很广。门前石阶铺路,路边古树参天,庙内香火鼎盛,人来人往。
苍梧县白云山,塑像上的灰尘不见了,掉落在地上的土地娘娘头,已经回到了身体之上。
残破的屋顶、木门已经修好,修整好的供台上摆着俩窝窝头,不见的香炉擦得干干净净,三柱点燃的香烛升起袅袅烟雾。
三位老人不见了,屋角的破水缸不见了,杂乱的地面打扫的一尘不染,角落有两个擦洗的里外干净、发光的大水缸,一个缸里面是满满的清水,一个缸里是空的。
土地庙屋角还出现了一个简易灶台,火石、干柴、陶罐摆放整齐。
常青的目光移向白云山村,村里有三户人家屋顶有青烟冒出,那三位颤巍巍地老人正在煮粥,粥很稀。案板上有一个布袋,里面还有3升小米。
院子里开出了一大片菜地,冒出了绿绿的小芽。地下水位上升了一些,井里的水面和地面很近,用扁担就能打一桶水上来。
常青看着那三升小米眉头皱了一下,种下去的蔬菜到长大能吃,最少需要四十多天。
三升小米,太少,不够!
她把目光移回土地庙,看着空置的那个大水缸和中间的空地,神识包裹10袋糜子、10袋谷子、10袋黄豆、10袋麦子、10袋高粱拉出空间,整齐的摞在土地庙中间。
想了想,又抓出来10只鸡扔在庙外,用一个大筐子扣住。
“主人,三个老人,50袋粮食,太多了;他们长时间饥饿,肠胃功能糟糕透了,吃鸡肉容易拉肚子的。”
“0013,我走过了那么多的世界,这点常识还是有的。给他们那么多粮食,是希望他们能有力气有粮种多种地,自力更生度过灾荒;给鸡,是希望他们养鸡下蛋、补身体的。”
“我算过了,再有7天就会下雨,到时候能大面积种地,野草也长出来了,飞走的鸟儿、逃走的动物、逃荒的人都会回来的。现在补种,也能赶上秋收的。”
紫虹山脚下,赤日当空,郁郁葱葱的山林洒下斑驳的光影,小溪潺潺,蜿蜒而下。平整的石阶上,几个游人拾阶而上。
土地庙的修建已经结束,庙后面多出来一排房子、三亩耕地、几棵果树,一老两少三个仆从常驻后院,每天给土地娘娘上供品、打扫卫生,顺便种点蔬菜瓜果。
常青看着焕然一新的紫虹山土地庙,很是欣慰。想到太虚幻境里泛滥的人参、灵芝等药草、果树,是时候让它们出来,发挥自己的价值了。
一念间,紫虹山隐蔽、山阴的大树下出现了一棵棵人参,绿油油的草丛间长出了牡丹、金银花、五味子、五加皮、赤芍......枯木上长出了灵芝。
李树、桃树、枣树、梨树竞相开花,一时间,花香、药香四溢。
焚城县无常山土地庙,走镖回来的一群壮汉焚香沐浴后,穿着干净的粗布麻衣,抬着供品、红布、香烛,去给土地娘娘搭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