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是把跟自己有仇的人五马分尸吧。”
“或者是大赦天下,抹黑一下前太子,宣传一下自己的正当性?”百姓们猜测。
“你们注意到了没有,因为唐太宗好多人才。”有人抓住了重点,感慨道。
“可不是嘛,而且听天幕的语气。这分明是都认识啊!”聊到这些话题。不少人也十分震惊,实在是,这还不是皇帝呢,怎么就有种从已经招聚了天下人才的感觉。
错、错觉吧……
……
不等百姓真才话题歪到彻底,虞美人就自问自答,[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掉宫廷花园中所养的鹰犬,并停止收取各方所进贡的奇珍异宝,政理崇尚简要严肃,又命令百官各个呈上封章奏事,详细陈述安定人心治国的关键。
小主,
这就要说到,在唐朝建立初期,李渊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的毛病,但在积极治理国家的问题上,还算是积极主动。
可到了后期,李渊就不只是优柔寡断,平衡大师,还想当钓系美人的事了。
随着国家逐渐的稳定,李渊他就飘了,沉迷于后宫的享乐生活,对朝政的管理也逐渐松懈,他甚至开始信任宠臣,导致朝政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可以这样说,你知道看到了后期的李渊,你就不会怀疑唐玄宗李隆基是不是李唐皇室这个问题,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像了。
这么说,结合唐玄宗这件事看,后期的李渊都那样了,还能被评为明君,是真的要感谢他有一位懂事的,脸苗头不对就及时篡位的儿子。
他的骂名,全被“懂事”的二凤担了,二凤这也太惨了吧。
如果还不理解,你们想想李隆基,再想想那些有病的开国皇帝,像是梁武帝萧衍那种,你们就懂我在说啥了,他们最后干了什么,你们都知道吧。
说实话,李渊你这真是欠了李世民的,就他的成就,完全达不到李隆基那样,又是明君又是昏君,两方面都被人承认的水平,李渊那样的,没自制力不值钱的样子,就差一点点就跟昏君为伴了。
李渊你也不想的吧。
来,跟我念:李世民,实在太厉害了,给你一百昏。]
天幕下,各朝代众人:……
他们现在的心情,很难评。
想吐槽虞美人这是主管断案吧,又觉得天幕说的分明很有道理,这要不是有李世民的存在,李渊能不能当皇帝不一定。
放当了皇帝能不能坐稳也不一定。
坐稳了能不能成为明君也不一定。
如果他们没记错的话,隋朝之前是南北朝,隋朝也才只有三十多年,就又爆发了隋末的战乱,他们根本不敢想,唐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华夏大地上到底是怎么样满目疮痍的景象。
那李渊不积极处理国家大事,还有要昏庸的苗头,这要是真放任这种事情发生,华夏大地能好吗,必定不能。
果然,专业的人事就要让专业的人做,这个李渊一看就不适合做皇帝,下台了也好。
想清楚这一切,天幕下众人也不纠结虞美人的那一套歪理了,甚至频频点头,表达出出乎想象的热情。
实在是,他们想起了自己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对明君要发出你最大的掌声,让他们知道,是有人在支持他们这样的明君的,千万别灰心失望,而是能用最大的热情回馈他们。
现在他们就觉得唐太宗做得非常有道理,他们非常支持。
反正鼓掌加油就对了。
……
[有人把李渊称为最低调的开国皇帝,但我们也简单的了解过他了,知道他并不是想故意低调,而是被迫低调。
如果不论是否是大一统朝代的开国皇帝,会发现,历史中有更多低调,乃至默默无闻的开国皇帝,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后周后太祖郭威,我要是不说,谁知道他啊。
不然就凭着他在位后期的某些操作,这也洗白白不了。]
虞美人叹口气,对李渊是真无语。
虞美人要是饭圈人士,都得来一句,您就不能独立行走吗?扒着我家(二凤)哥哥吸血不够多吗,诅咒.jpg。
可惜她不是,但这也并不妨碍她吐槽他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