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三国明君(2 / 2)

嗯,没错,他们得承认现在的东汉末年有那么点跑偏,颇有点我想上位,但弄死了司马家才是正统的感觉。

矛盾转移了。

曾经是几家打生打死,现在是几家都在追杀司马懿,颇有一点“得司马懿者得天下”的味道。

只是这一次,他们追求的不再是司马懿的才华,而是他的人头。

这让司马懿颇为破防,心中一千一万遍的骂自己的儿孙,偏偏能做的事只有狼狈得东躲西藏。

他快要气死了。

……

东汉末年在搅风搅雨,一派风云变幻,虞美人这边却颇有种岁月静好的味道。

[曹魏存在的时间并不算特别长,算起来是从公元220年到公元266年,一共46年的时间。

曹魏前后加起来一共有六位皇帝,分别是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魏哀帝曹芳、魏废帝曹髦和魏元帝曹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中曹操是被曹丕追封的,曹芳和曹奂是司马家的傀儡皇帝,曹髦则并不甘心做傀儡,勇了一把后被司马昭给杀了,可以说是用自己死,换了司马家就算上位了,也别想体面。

所以,真要说的话,曹魏能拿来说的皇帝,也就曹丕和曹叡,而不巧,这两个皇帝都比较靠谱。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短命。

但我们只说一个,这次就不仅仅是因为时间关系了,还因为曹叡在统治后期,大兴土木,骄奢淫逸,广采众女,而他的功绩并没有大到让我睁眼瞎的地步,所以先略过。

魏文帝曹丕,曹魏开国皇帝,本人是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靠一首《七步诗》成功出圈,给人的印象多是恶毒大反派。

但本人做皇帝却还算是靠谱,在位期间制定实施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虽然九品中正制的后劲有点那啥,但在当时,确实是一个比较可以的政策了。

除之之外,他还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地区的统一,对外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在西域的建置。

蜀汉则是刘备,也只有一个刘备,刘皇叔不要对刘禅抱有太大期待,他虽然听话,但相信我,听话是他唯一的优点,比那些听不懂人话的昏君看着顺眼多了。

刘备是蜀汉的开国皇帝,人气虽然没有关羽和诸葛亮高,但也算是当代的顶流之一了。

他最开始创业的时候并不顺利,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最后才逐渐成了势力,建立了蜀汉。

刘备注重农业生产,推行耕读传家的政策,提倡学问和文化的普及。蜀汉政权在他的领导下,经济繁荣,文化繁荣

但我个人对他更多的印象,却不是一个皇帝,而是“皇叔”,也是很奇怪的一个人了。

东吴则共有四位皇帝,分别是吴大帝孙权、会稽王孙亮、吴景帝孙休,以及乌程侯孙皓。

其中孙权和孙休都称得上一句明君。

吴大帝孙权,他接手并安定江东、建立吴国,并发展江南经济,开疆拓土、派军抵达夷州。

嗯,顺带说一句,草船借箭是孙权的,震撼我全家好不好。

吴景帝孙休则颁布良策,留意典籍,注重教育,惠及百姓。

总而言之,这几位在治国方面不能说是有多惊才绝艳吧,但好歹是做到了,最起码的不拖后腿。

西晋……嗯,这个,我们就不用说了吧,毕竟那是个啥垃圾玩意,咱们心里也都有数。]

各朝代众人看了看这一期明显没那么豪华的介绍,点了点头,只想说天幕你搞快点。

比起三国时期怎样,他们更想听听那乱世有没有几个靠谱皇帝,还有那个再次大一统的隋又是个怎么回事,还有唐朝,除了唐太宗之外的呢。

这期任务量很重啊,天幕别犹豫,快继续往下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