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扶苏:无辜受害.jpg(2 / 2)

我尽量讲一些常见的,蝗灾我们上次讲过了,我们讲洪涝灾害怎么样?]

虞美人思考了一下,想起了贞观时期的一溜水灾和每年都会发生的洪涝灾害,下定决心,就讲这个吧。

虞美人调出地图,一边说一边画圈。

[洪涝灾害,简单说就是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

它多发于我国的东北地区,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洪涝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各朝代众人眼神跟着虞美人画圈的手走,这么多期下来,他们早就对这张公鸡地图看熟了。

其他的他们不敢说,但把自己所在的地区跟地图对号入座什么的完全没有什么难度。

更何况,自己生活的地方会不会发生洪涝,他们心里能没数吗?

深受其害的各朝代众人早就已经摩拳擦掌,发誓怎么着都得把这些记录清楚。

用天幕的话说,这个知识必须刻进他们的DNA里百姓。

……

虞美人我没卖关子,说道。

[洪涝灾害形成,自然原因最复杂,原因很多,如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

还有就是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就南旱北涝;副高弱就南涝北旱。

什么是副高,它全称“副热带高压”或者“亚热带高压”。

这玩意说白了就是一股经常存在但位置不固定的温暖气团,它的位置以及内里气流的流向可以影响到热带气旋的生成和走向。]

虞美人调出一张“副热带高压”示意图,并试图教会老祖宗们。

[副高强时,向外的气流也强大,推动锋面雨带,大家可以理解成气旋雨快速向北移动。

副高弱则相反,并不是说它会向南移动,而是说他会向北移动慢或者不移动。]

各朝代众人一边听,一边看图,一边比比划划,眼睛都快转成蚊香了。

他们好像听懂了,又好像差点,他们只觉得有一脑袋的问题。

而最大的问题是,后世人怎么什么都学,什么都知道一点,他们在看见这些知识的时候,是真的不会头昏脑胀吗?

怀疑人生.jpg。

唐朝。

如果让李淳风解答众人的疑问,大概会回一句:谢邀,并不觉得头昏脑胀,甚至觉得醍醐灌顶,甚至想让天幕多讲一点。

作为一个能记载测风环境、测风工具和测风办法,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李淳风并不觉得这样的知识有多难理解,甚至还想拎起虞美人,把后世人知道的气象知识全都抖落出来。

南宋。

秦九韶点头,无法否认,他也想这样干。

作为研究出,“天池盆”方法,就并采取“平地得雨之数”来度量雨水,研究出堪称世界上最早的雨量计算方法,并为后来的雨量测定奠定了理论基础的人,真的很难拒绝这一份知识的魔力。

甚至觉得从前是自己想少了,天幕这明显还有除了历史之外的知识可以往外倒,他完全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