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崇祯:全靠同行衬托(2 / 2)

[我自认为石重贵以上的操作已经很昏君了,但事实上,还有更昏君的。

石重贵在位期间,很少有惠民之举,他身为一国之君,本该最知治国之道,知道底线是什么。

但事实上,他什么也不在意,只知道什么事贪得无厌——

为应付战争费用,为满足自己滥耗,他他甚至在大蝗大派出恶吏,分道刮民。

很难以想象吧,但石重贵确实是这么做了。

天福八年(943)六月,史书中记载:“他遣内外臣僚二十人分往诸道州府率借粟麦,时使臣希旨,立法甚峻,民间泥封之,隐其数者皆毙之。”

而这一月,民间又是怎样的光景呢——

诸州郡大蝗,所至草木皆尽。

他石重贵还当真是下得去手啊。

开运元年(944)四月,他“命文武官僚三十六人往诸道括率钱帛。”

但在这之前,才刚刚发生过,“同、华奏,人民相食”的事情。

《旧五代史》,特别是石重贵这里,我特意看过。

我给大家梳理一下时间线。

夏四月,“同、华奏,人民相食。”

石重贵选择,“命文武臣僚三十六人往诸道州府括率钱帛,以次军用。”

然后就是,“丙寅,陇州奏,饿死者五万六千口。”

而这,只是四月份记录下来的事情。

我不说其他,就说这件事情,他石重贵那是半点都不带管的,我说他一句奢淫自纵,没人能反驳吧。

是,石重贵的对于契丹的不妥协,给后晋留了最后一点骨气。

但众所周知,这是对比于后晋这个朝代的,两个皇帝一对比,石重贵成了能看的那个。

同样,石重贵对比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那三个玩意,成了能看的那个。

但若是真的想更有骨气一点,怎么就不能看看明朝最后一位皇帝。

崇祯帝自缢煤山,留下“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不比石重贵那套我自杀了,我又投降了来的刚。

所以,总结这位后晋的亡国之君:得位不正,没私德,没自知之明,没识人眼光,没管理能力,最后勉强只剩下一点点勉强能夸上一夸的骨气。

总而言之,后晋俩昏君,十一年就亡了,那是真的的一点都不奇怪。

从前的我:别管崇祯怎么自缢的吧,他是不是越努力越完蛋,只能不断下罪己诏这样子。

现在的我:啊,石重贵都能算很有骨气,崇祯不得全身浩然正气,满身都是骨气。

最后崇祯还得来一句:全靠同行衬托,听我说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