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A”还有“B和C。”
几道题下来,他们索性选择直接放弃脑子,没等听到题,就迫不及待的回答。
他们是知道了,这一期天幕告诉了他们,想要获得奖励就要快。
想要快就别动脑子。
觉得离谱的就全都点了,保不准哪一个就对了呢。
“我选E,这么多道题了,就最后正确率高。”这人还保留着那么一点点理智,但为了得到奖励,他拼了。
各朝代男女老少都参与进去,开玩笑,人原作者都不介意,他们还不无脑冲!
……
[请问,问君能有几多愁,后面可以接什么:
A、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C、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
D、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请选择。
好,看来大家都排除了A。
什么,B选项也要排除吗。
它虽然很正经,但谁说混搭只能跟不正经的混搭了。
我们主打的就是毫无违和感好吧。
快快快,已经有七位答对了。
C选项好像没人选错哈,没错,这一看就是正确答案。
三二一,恭喜十位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为BCD。
分别是,“问君能有几多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
以及,“问君能有几多愁,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大家一看,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吗,就问大家,这几件事哪里有不是伤心事的。
做人啊,就是这样的,不是自己的莫强求,这可不,让人看笑话了吧。
问答环节就到这里结束了,接下来是正儿八经的赏析阶段,大家放轻松。]
各朝代众人:hetui。
他们就想问,天幕你说出“正儿八经”这四个字的时候,你亏不亏心啊。
这期天幕正不正经,你心里没数?
[众所周知,踏破铁鞋无觅处,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不确定,再看看。
后世到底是怎么做到乍一看一点毛病没有的。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他应该不是这么写的吧。
夏元鼎:当然不是,前半句是我的啊喂。
[这句的前半段是出自宋代夏元鼎《绝句》中的: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后半句是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夏元鼎。”辛弃疾听完解释,了然。
吓他一跳,他还以为真的是他哪天喝多了,给改成这样子了。
各朝代众人也点点头,这赏析的杀伤力就是不一样,之前连蒙带猜的,他们还能看出些许违和感,现在这一上来,真的让他们看不出半点毛病。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与之类似的搭配。
在诗词的混搭中,我们可以编出一个相当精彩的故事。
首先,少小离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雄雌?
这人离家之后,走了趟泰国,不然很难说这句诗要怎么解释。
然后,一朝选在君王侧,日啖荔枝三百颗。
接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无人知是荔枝来。
随后呢,吃腻了荔枝之后,就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再而衰,三而竭。
结局:我与将军解战袍,芙蓉帐暖度春宵。
京中有善口技者,从此君王不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