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李斯的末路(2 / 2)

但有没有一种可能,郡县制才是李斯的抱负呢。

不过这都不重要。

因为赵高接下来说的是,“且陛下不问臣,臣不敢言。丞相长男李由为三川守,楚盗陈胜等皆丞相傍县之子,以故楚盗公行,过三川,城守不肯击。高闻其文书相往来,未得其审,故未敢以闻。且丞相居外,权重於陛下。”

陛下啊,我听说盗贼陈胜等人是丞相邻县的人,因此他们才敢于公开横行。

并且,他们在经过三川的时候,身为三川郡守的李由,就是李斯的长子并未出击,他们还有书信往来。

陛下,你品,你细品。

而这里的盗贼,就是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虽然他们两个并没有成功,而是被章邯像是吃了士力架一样,带着骊山囚徒组成的军队横扫了。

但他们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此却刻进了华夏人的DNA里。

所以,几乎是每个朝代,特别是大一统朝代,在王朝末年时,都是被层出不穷的农民起义推翻。

都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非要给人分个三六九等,高低贵贱。

最后无论是王朝、世家,乃至延续了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也都没有抵得过历史的洪流,百姓的声音。

好了,言归正传,在赵高上完眼药之后呢,胡亥觉得非常有道理。

并且深深觉得李斯这家伙就是图谋不轨,心野了。

所以,胡亥果断选择了,在李斯处理我之前,我先把他处理了。

用什么罪名呢?

谋反。

是的,做错了事情的李斯,以及最终死在了项羽手里,为秦朝战死的李由,被判了谋反的罪名。

李斯也被屈打成招,不得不认下这个罪名。

但要问李斯都这样了,你咋还不自杀呢。

原因大概是,他并不认为自己有谋反之心,也自认为有功,所以觉得还能为自己辩解一二。

但真不是所有皇帝都是秦始皇,能做到在这人明明犯罪的情况下,因为对方的才能而赦免并重用他,在在位时间内,更是没杀过一个功臣。

更何况,胡亥啥人啊,李斯你心里是真没数吗?

别说你已经被屈打成招了,你就是死不认罪,也是白搭。

于是,李斯的结局自然已经注定。

——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这便是李斯最终的结局,具五刑、即在脸上刺字、割掉鼻子、挖去膝盖骨、阉割、最后大辟斩首。

而在此之前,犯人往往还会被“笞三百”或“笞五百”,以及被砍去两只脚的脚趾头。

又腰斩、夷三族。

而接下来,赵高也终于使出了让他和胡亥彻底遗臭万年的那招——

指鹿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