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怕不是就是想要他们都社死。
啧,真可怜。
带着幸灾乐祸的愉悦心情,刘彻再次让人将天花的任何信息都记录清楚。
现在的大汉没有,不代表哪天会不会倒霉催的出现。
所以先记着准没错。
……
[接下来的内容大家要认真听课啊,天花属于是烈性传染病。
所以它一旦出现,传染速度极快,且死亡率极高。
在过去的一千年里,全世界10%左右的死亡是由天花引起。
天花病毒,在人体潜伏期通常在10-14天左右,而这段时间,一般是无任何症状反应的。
随后便会出现病毒侵入期,在这段时间,患者会有突然开始的高热、寒战、头痛、背痛、关节痛、乏力等流感样症状表现。
两到三天后,天花病毒就会表现在人体,红疹会明显地分布在脸部、手臂和腿部。
在发疹的初期,还会有淡红色的块状面积伴随疹子而出现。
又会在随后在几天,开始化脓,直到第2个星期开始结痂。
接下来的3-4周慢慢发展成疥癣,然后慢慢剥落。
但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这也是“天花”这名的由来。
对天花,并没有专门的特效药,家里人若真感染了天花,一定要隔离,不要接触。
因为带病毒者在感染后的一周内最具传染性,唾液中含有最大量的天花病毒。
而这样的传染性,一直到结疤剥离后,也没有消失,它还会继续传染别人。
所以,遇见天花患者,别犹豫,先把他隔离了,不要跟他接触,时间差不多是40天左右。
天花患者接触过的东西,也要进行消杀处理,而有过亲密接触的,也要立刻种痘。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种痘,它跟我们现在的疫苗又有什么关系呢?]
各朝代心惊肉跳又无比认真的听完了天花传播的历史和症状,并且貌似明白了原理,也终于听到了自己最关心的。
虽然对于天花没有特效药这一点有点失望,但换句话说,后世天花的灭绝,不就是因为他们防的好吗。
这靠防都能防的消灭了, 他们这还要什么自行车,他们可以,完全可以。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天幕反复强调的消毒,又是怎么个方法。
算了,后面肯定会讲,现在还是先听着吧。
……
[种痘的起源很晚也很早,具体是在明朝隆庆时期,其中在《痘科金镜赋集解》有明确记载。
明人对此的脑回路是这样的,天花既是沴气所致,那按传统以毒攻毒思想,通过轻微感染病毒的方式,提高对天花的抵抗能力。
具体方法为:穿一下得过天花的人的衣服,用棉花蘸痘浆塞入鼻孔;或用干痘痂研成细末吹到儿童的鼻孔里。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正确且天才的思路,因为现代疫苗的原理就是这个。
但在那个时期,应该说在我国都是用人痘的方式来“以毒攻毒”。
康熙就用宫女做过这样的实验,死亡率确实要比感染天花要低,三十人中死亡四人。
方法可行,但其实还有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