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汉女×留洋回国大小姐16(2 / 2)

她是进不了祠堂的。

她做的红豆稀粥也好,绿豆稠粥也好,都被摸黑的清晨隐去,如一场弥漫的水雾,在人间消散。

留下的只有这失节的名头。

青石碑全然碎了,人们都陆陆续续的离开。

苏婉仪也跟着父亲回去。

她最后回头看一眼,只看得见零散的瓦砾碎石,上面拢着一团白雾,怎么也散不去。

纯白,暗哑。

每个贞节牌坊里都困在文字主人的灵魂。

可就算这牌坊碎了。

她们的灵魂也出不来。

所以这些男人们并不怕,不怕报应循环,不怕恶鬼索命。

他们以为他们不怕,他们就是对的。

黄昏降临,苏征聿又带她去见罗氏沉塘。

黄昏傍晚的云霞橙黄中夹杂着少许的淡紫色,像是拌在一起的奶油蛋糕,蓬松,柔软。

一抹,一弧,血红色的残影刻在旁边。

浑圆的落日还没下山,余晖照在江面上 波光粼粼,如诗似画。

苏婉仪凑过去。

立即有人告诉她,这就是浸猪笼。

一个木制的大笼子被抬了上来。

里面一个男子,一个女子,脱光衣服,被五花大绑在一起。

罗氏的头发凌乱,遮住了她大半的面,只有眼睛露在外面。

凶狠而又怨恨的瞪着所有人。

好像只要被笼子打开,她就会像饿狼般扑向在场的所有人。

男子低头不说话。

也没人讨论这个来自他乡的男子。

在这场伤风败俗的闹剧中,他完美的隐身掉了。

江边围满了人。

小主,

大家叽叽喳喳的说着话,空气里弥漫着兴奋、蠢蠢欲动、杀戮带来的快感。

苏婉仪沉默的不像话。

“活该!”

一个男子朝地上啐了一口唾沫。

苏婉仪往后退一步。

“听说搞在一起好长一段时间了。”

不怀好意的声音又在她耳边响起。

她继续往后退。

人群中推推搡搡的,苏婉仪听到了好多难听的话。

她麻木的听着。

突然,一句和别的都不一样的话落在了她耳朵里:

“听说是被冤枉的。”

是一个女子说的。

苏婉仪拉住了这个人,问:“怎么回事?”

女人说:“我说着玩的啊,你听个热闹,别当真。”

苏婉仪点头。

女人指了指站在最前面的一对白发苍苍的夫妇。

“那是罗氏的公婆。听说罗氏在家做的有点小事不满他们的意,他们挑罗氏的错处……”

苏婉仪看着前面,他们将笼子载到船上,推了下去。

咚的一声。

溅起丈高的水花。

人群里响起一声欢呼,讲话的女人叹了口气,继续道:

“找不到错处,他们便说罗氏与教书的先生不清不楚的。

罗氏与她们起了口角。

可这话偏落到了旁人的耳朵里,一传十,十传百的,大家都知道罗氏跟教书先生闹在一块了。

这话多不好听。

风言风语的。

罗氏不承认,可她的公婆却都承认了。

乡里有名望的缙绅老爷们也知道了。

罗氏是有贞节牌坊的,他们便商议着要砸了贞节牌坊,威慑一下现在乡里不守规矩的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