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人妖(1 / 2)

其实我本来不想写这个故事的,因为我不知道这个故事是不是属于妖,还是魔,又或者是鬼。

看到标题,应该有不少人觉得,我要写我泰国的经历。

噗,别瞎想,这就是咱国内的。

这年,也不知怎么的,就是想出去走走。

找个地方旅游?

别多想了,没钱!

省内还是可以到处转转。

这不,巧不巧,我去了枣庄。

驿城区。

赶上几个月的大旱,地里的玉米都卷着叶子,防止水分蒸发。

热!

非常非常的热,这种热才是真正的热,烤的慌。

山东的热分为三种。

一种是济南的热,泉城水分多,加上高温就成了一个大蒸笼,蒸的热算是其中一种。

第二种就是沿海的热,尤其是烟台,一面被大太阳晒着,一面被凉爽的海风吹着,有那种冰火九重天的感觉。

再一个就是内陆的热,纯纯的内陆,只有热,没有其它,烤的人难受。

这时候,正是枣庄天热的时候,驿城区则是更加的热。

我来到这里,左右没有亲朋好友,只能自己转悠着玩。

好好的枣庄不种枣,你种什么石榴啊!

到处都是石榴树,也有可能我来的这个村镇石榴是特产吧,挺多的。

晚上,我独自坐在烧烤摊的一张桌子,旁边一张桌子是聚会的,因为听他们说的,不像是离得很近的人。

“这是什么鬼天气!热的要命!这么闷的天,明天是不是要下雨啊!”

“别扯了,下雨?几个月了,我都没见到下雨了!”

“你们猜,今年会不会干旱?”

……

不听不知道,一听才知道,原来这里已经好几个月没见一滴雨了。

“对了,我这有个奇怪的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

“啥事?快说来听听。”

“我不是住在只因村吗,旁边有个村叫太美村……”

听着这个人的长篇大论,我总结一下。

只因村和太美村很近,也就是相距一公里左右吧,但却非常非常的神奇。

太美村的地界,只要一进去,就会觉得周围温度陡然间升高,身体直接能试出来的高温,最起码得高和六七度的样子。

别小看这六七度,这可是真的能热死人的!

大家都不信,但我却听在了心里,打算明天过去瞧瞧。

没成想,竟然还真是那么回事!!

以两村之间一条纵向小路为分界线,前后的温度还真的不一样!

这让我感觉到非常的诧异。

通过这个故事的标题,还有这种现象,应该大家都猜到是什么玩意儿在作怪了吧。

没错,真是旱魃搞的鬼。

旱魃这东西,比较特殊,说它是人吧,已经死了。

说它是鬼吧,还有实体,有意识。

无从划分它的分类。

所以啊,干脆,我把她划成妖吧。

正所谓:反常即是妖。

旱魃这东西,够反常的了吧。

这玩意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不是因为我才搞定的,我也没这种本事。

是村民,不知道从哪里请来的高人,一眼就看破了问题所在,我一路都是目击者,什么都没做。

那高人岁数竟然跟我差不多的大,据说是从我老家德州请来的,叫什么闲云道人。

根据这闲云道人所言,他没有师承也没有门派,全都是自学成才,从初中就开始对这方面感兴趣,家里这种书籍一大堆一大堆的。

算卦,符箓,风水,驱邪等等方面,嘴上都说这略懂,但讲述起来,真是一副高人做派。

我也不知道,这种人是该称呼为居士,还是散修,不过,这家伙可是有真本事。

三言两语之间,就明白了来龙去脉,直接推测出有旱魃作祟。

引导着全村的人,一路走到一处河沿。

也不是瞎走,靠着手里的罗盘,这玩意我也买过一个,就是看不懂,上边条条框框的画的太多了。

“就是这儿了,这里应该埋的有尸体吧!”

闲云道人用脚跺了跺脚下的土地,示意就在脚下。

村里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但村委的那些老家伙们可是知道,纷纷脸上露出诧异的神情。

闲云道人也是会看相的,通过表情,就知道这几个老家伙知道,具体什么事,还得从这几个老家伙身上下手。

但。围观的人太多了。

闲云道人也没有明说,而是等待着村长的意思。

最终,村长说道:“唉,通知下去。组织组织村委干部,到村委开会!”

几个村民连忙跑回村子去通知了。

村委会一下子就聚集了很多很多人,都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但干部们和闲云道人是在会议室里,我一看热闹的,也进不去,所以里边的交流我也不知道。

不过听周围人的议论,还有几个长辈的证实,大差不差了,就是旱魃搞鬼。

原来,是在三十年前吧,闹过一次饥荒,村里来了一位孕妇,独自一人挺着个大肚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仅仅就是个大肚子罢了,妇人瘦的都不成人样了,那个时候想要生个娃,先看看自己能不能养的起。

可她就是一个要饭的流民,怎么想的呢?

村里都在议论,这是不是流浪过程中遭遇了什么,这才怀了个野种吧。

妇人挨家挨户敲门求施舍,但那个时候,谁家有余粮啊,自己家的人能够养活得了就很不错了。

有施舍的心,却没有施舍的能力。

没办法,只能任由她去了。

好不容易寻找到一处有人烟的地方,这妇人还不舍得离开了,直至饿死在他们村口。

那时候的村长无奈之下,只能偷偷的带着一群村干部将她用凉席子一卷,草草的埋在了河沿上。

谁成想就因为埋人的这一环节出了岔子。

在村长的带领下,众人纷纷跟着又回到了河沿处。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有一些村民都带着挖掘的工具。

还是闲云道人指点的那个地方,村长一声令下,村里的青年壮力便开始在那里挖掘起来。

因为时间过于长远了,现任村长只知道以前有这么个事,具体什么情况,他也不知道。

而且,他只知道当初埋在了河边,具体在哪,他也不知道。

由于旱的时间着实太长了,土地板结的太严重了,根本就挖不动。

几个壮劳力轮番上阵,一直忙活到临近傍晚。

天也凉快了,村里不少人都回家歇息了。

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有意的还是就是那样,天一黑,人一少,挖起来却轻松了起来。

不一会儿,一个大坑就被挖好了。

足足两米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