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清脚步轻盈地朝家中走去,但思绪早已飘向远方。此刻,如何巧妙地摆脱白家这块沼泽地成为他心头萦绕不散的难题。毕竟,自从他背井离乡从繁华喧嚣的四九城来到偏僻宁静的保城已逾十年之久,对于白家内部的真实状况可谓了然于心。
那位传说中的白寡妇并非孤身一人,她还有两位身材魁梧、孔武有力的弟弟。虽然他们并未与姐姐同住一处,但相距不远,步行仅需十几分钟即可抵达,如果奔跑起来则会更快些。
这些年来,这对白氏兄弟没少从白寡妇那里搜刮钱财,特别是在最为艰难困苦的那两年里,几乎要把白家当成自家一般常住了。
曾经,何大清也试图奋起反抗,然而换来的却是那两兄弟无情的拳脚相加。尽管自身有些蛮力,但终究难敌两人联手,最终只落得个白白挨打收场。
如今看来,必须认真思索一番怎样才能让白寡妇同意与自己离婚,否则恐将永远无法重返魂牵梦绕的四九城。
必须得赶紧给自家闺女写封信才可以!幸好女儿在信里写明了她学校的具体住址,如果把信直接寄回四合院,岂不是会过早地暴露出自己准备回家的打算?
虽然说自己并不惧怕那个易中海,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更何况从雨水寄来的信件看,并没有提到关于自己寄回家中的钱款之事,想必这些钱已经落入易中海那个老家伙的口袋里了吧。
这老狐狸真是阴险狡诈啊!当初自己为何会轻信他的花言巧语呢?如今想来懊悔不已。自己背井离乡来到这座陌生的保城,只留两个年幼的孩子独自在家。
每每想到此处,何大清便忍不住狠狠扇自己几个耳光。心中对易中海的愤恨愈发强烈起来:若不是受他算计,自己怎会与白寡妇一同前来此地?尽管白寡妇温柔体贴,将自己照顾得无微不至,但这仍旧无法动摇他对四九城那份深深的眷恋之情。
何大清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缓缓地走回白寡妇家中。一进门便瞧见白寡妇的两个儿子笔直地坐在饭桌前,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门口,满脸期待着他能带回美味可口的饭菜;而白寡妇则静静地伫立在门边,焦急不安地朝着他回家的方向张望。当她瞥见何大清时,如释重负般快步迎上前。
"大清啊,你总算是回来啦!今日咋回来的这么晚呢?孩子们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白寡妇满心忧虑地对何大清说。
何大清满不在乎地回答道:"嗯,今儿个客人来得多些,所以耽搁了些许时辰。不过很遗憾,今天没剩什么饭菜带回来,都被那些人吃得精光。你还是赶紧下厨给孩子们弄点吃的吧。我实在太累了,先进去歇会儿。"
话音未落,何大清便自顾自地朝屋里走去,完全不顾及白寡妇的感受和反应。白寡妇见状,连忙呼喊:"哎,大清……大清!"然而,无论她怎样声嘶力竭地喊叫,何大清始终置若罔闻,甚至连头也不回一下,径直走进了里屋。
望着何大清渐行渐远的背影,白寡妇心中五味杂陈,一股莫名的失落感涌上心头。她呆呆地立在原地,许久才回过神来,无奈地叹了口气。
“孩子们,今天你们何叔累坏了,妈妈现在马上去给你们做饭,你们稍微再等一会儿哦。”白寡妇急忙对两个儿子说。
“妈妈,我觉得何叔就是太懒散了,要不然我去把两个舅舅叫来,好好修理他一顿,您觉得怎么样?”年纪稍大些的那个孩子对白寡妇提议道。
“别乱说话!”白寡妇厉声斥责道,“你何叔可是我们家的主心骨,以后不准再讲这样的话了!我们一家人都得依靠他生活呢,光凭我一个人可没办法养活你们俩。”
听到母亲这么说,大儿子不高兴地撅起嘴,但还是勉强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白寡妇转过身走进厨房,心中却暗自赞同大儿子的看法,琢磨着是否应该请弟弟过来帮自己教训一下何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