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裴姝给大家继续观看三国。
昨天中午休息的时候因为其它事,裴姝没给大家播放。
第四集:【孟德献刀】。
话说上集吕布背刺丁原,投靠董卓。袁绍在宴会上拂袖而去,董卓控制朝廷,把陈留王刘协捧上帝位,汉臣们各有所思。
三国魏晋时期。
陈寿想到已经看过的几集,心里感慨。
这两天,他的几个好友都来问他,电视剧中皇宫里发生的事,是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
这些好友知道皇室混乱,但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于是想问问陈寿这个编史书的人,毕竟陈寿算是第一现场见证者。
陈寿无奈,不怪很多人会来问他。
电视剧只放了三集,但里面涉及到的大部分内容和自己写的基本一致。
要不是知道小说原着是明朝的那个罗贯中写的,陈寿都要怀疑这是不是按照自己写的史书拍的。
比如董卓祸乱京师,废帝立陈留王那部分,简直和他写的一模一样。
不过电视剧改编了一部分细节,把某些别人做的事安在了其他人头上。
看来以后自己写史尽量得写详细一点了,不然后人一定会加自己臆想的东西进去,带歪更后面的人。
剧中:第四集开头,上集跑到渤海的袁绍写信给王允,商量着要怎么把在京中弄权的董卓干掉。
王允沉思半晌,下定决心。于是以自己的寿宴为借口,宴请朝中大臣。
宴会上,王允走了一下过场,先是讲了两句话,真的就是两句,然后开始了他的表演。
王允讲第三句话的时候,开头就是“我,我,我......”,说不出其它的。
语气哽咽,泣不成声,循序渐进,最后痛哭流涕。
王允这一哭,可把参加宴会的大臣们哭懵逼了。
大家满脸问号看着王允,好似在说:不是参加你的寿宴吗?这是一件大喜事,怎么突然哭起来了?这也不是在参加葬礼啊!
此处曹操的表情值得细品,只见他眉头紧皱,眯着那双小眼睛,炯炯有神地看向主座方向。
东汉末年。
曹操看着自己的扮演者那副表情,他也想问,这是在干嘛?
弹幕上很多人在说【曹老板的表情和眼神好搞笑】,【曹老板又学到一种新技能了】。
曹操:???什么新技能,他怎么没有看出来?
多看了一些弹幕后,曹操恍然大悟,居然是假哭技能。
曹操大乐:“这有什么好学的?”
难道自己的演技还没剧中的王允好?
剧中:众人看王允只顾着哭泣,面面相觑了一会儿,有人起身问王允,为什么在自己的华诞上如此悲痛。
哭了一会儿的王允抬起头,面上无泪,好像就等着有人问他。
西汉。
刘邦笑了:“哈哈,这个王允也太会做戏了吧,居然用这种骗术哄骗大臣。”
张良:“陛下,这个王允可能正在为大汉而努力呢。”
人家还不是为了你刘家人能坐稳江山,才如此劳心劳力地搞这么一出,你刘邦居然还取笑人家。
虽然这是在电视剧里,可能历史上真的发生过这样的事呢,取笑人家不太好吧。
刘邦笑完后,看着张良无语的表情,摸了摸鼻子:“咳,子房,看剧呢,何必如此认真,那又不是真的。”
东汉末年。
王允看着自己的扮演者,心里吐槽:你这演得也太不认真了,眼泪都没有,只有弹幕上人说的打鸣声。
想到这是给了演员近镜头,在宴会上的话,其他人不一定能够能看清宴会主人的表情,他又觉得好像也没问题。
而且表演嘛,肯定是比现实夸张一点的。
不过王允对有些弹幕无语,明明剧中的自己是因为悲痛哭泣,结果很多人说剧中的王允是高兴得哭了。
这个时候他在为大汉心焦好不好,哪里能高兴得起来?
弹幕真是把他王允为大汉忧虑的情感都淡化了。
剧中,王允解释了今天并非自己的诞辰,只是因为怕被董卓猜疑才故意找了一个借口。
大臣们的反应:原来如此。
之后王允细数了董卓的恶行,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怕汉高祖创立的基业将毁于董卓之手。
说完,王允这次是真的痛哭流涕了。
宴会厅了,很多人也跟着王允哭了起来。
东汉末年。
王允无语,因为他看到弹幕上有人说他是因为没收到生辰礼物哭泣的。
什么乱七八糟的?
明明他刚刚也受剧中王允说的话影响,想到了董卓专权,汉室危矣。
他只觉得伤感又无奈,结果观众的发言很快把他从那种伤感中拉了出来,消散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