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章。
宋老师在官方网站上搜索了一下,涉及到的条文都搜出来了,她放大给同学们看。
“这就是具体的法律条文,我就不给大家读了,你们自己看看就行。”
教室里的人在认真看,直播屏前的人也在认真看。
秦朝。
秦始皇早就对后世的律法感兴趣了。
比大秦的严苛还是比大秦的宽松?
人口这么多的一个国家,如果律法不弄好还真不好管理。
即使后世的人大多都接受教育了,但林子这么大,不守秩序的人肯定也多。
他看着民事、民法等字眼,有点奇怪,怎么律法里面也要加一个【民】字?
【不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
好吧,前面那个词原来是这么来的。
看完词条的定义,古人们有点懵:这里面提到的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在他们的时期都是靠人的道德约束的。
没想到,到了后世,有人会制定出专门的律法来限制这些行为,不过这里面也突出了一个道德观念。
看到关于姓氏选取的那条条文时,很多古人表示惊讶。
唐朝。
李世民:“咦,居然有法律条文规定子女可以跟父亲或者母亲姓?”
这也就算了,还可以在这两者之外选姓氏,少数民族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文化习俗和风俗习惯姓。
也不是说他们古代就没有随母姓的例子,但那都是特殊情况。
比如说过继给母族的、父亲为赘婿的亦或是其它情况。
这种情况下,跟随母姓的人一般都是没有继承权的。
李世民想到后世好像有很多独生子女或者两个子女的情况,如果都是女儿的话,这种怎么处理?
他突然想起来,裴姝他们家就一个女儿,所以他们家的家产以后是由裴姝继承的?或者说难道要让裴姝招一个赘婿?
裴姝不知道,古代已经有人在替她考虑婚姻大事了。
杜如晦也不太理解这种规定:“确实是这样的,陛下您对那个叫刘轩的学生有印象吗?好像就是随母姓的例子。”
李世民思考了一瞬,眼神在教室了溜了一圈,找到目标对象,点点头,还真是。
这个刘轩是个男生,是裴姝他们班的纪律委员。
当时听到这个官职的时候,很多古人都有点奇怪,还有这样的岗位呢?专门管班级纪律的。
某次课间听到刘轩和同学闲聊的时候,他们知道了刘轩随母姓,震惊到了很多古人。
男子随母姓?有点不同寻常。
而且从他们的聊天中知道,刘轩家并不是过继或者其它什么特殊情况。
就是刘轩的父母觉得【刘】这个姓氏好取名字。
因为他爸爸姓【操】,十分特殊的一个姓,刘轩的父母取了好几个名字都觉得不好听,最后决定让他姓刘。
其实他们不太理解为什么【操】不好取名字,特殊确实是特殊了一点,取出来的名字也不难听啊!
隋朝末年的操师乞,先不说这个人怎样,名字还可以吧?
操师乞当时听到有人说自己这个姓不好取名的时候有点愣,操姓怎么了,虽然不是大姓,但不挺好的吗?
李世民:“这,即使有其它规定限制姓氏的选择,不得不说后世关于这方面还是有点自由的。”
他们是理解不来了。
古板的人看到这种情况,怒骂:“成何体统,姓是一个人和一个家族的重大事情,怎么就随母姓了?”
这些人也都想到了刘轩,想着这个男娃子家好像才有他一个儿子,以后要怎么传承家族?
幸好刘轩本人听不到,不然他一定会吐槽:
不行我让我爸把操姓送给你们,你们喜欢的话自己用好了。
比起操姓,我当然还是喜欢刘轩。反正姓什么都是我爸妈的儿子,你们会不会管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