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回校(2 / 2)

想了半天,他认为是后世人口多的缘故。

裴姝不知道他的想法,不然真想让他们见识一下早高峰,那个时候的人才更吓人。

她以前读高中的时候也在本市学校,初一上学期选择了走读,当时的想法是离家近,回家也方便,没必要住校。

父母也不是每天都有时间送她,自己骑车的话,市区里的电动车经常横冲直撞的,有点吓人。

不说她父母,就裴姝自己也不太敢骑。

现在城里在修建地铁,到投入使用的话不知道还要多长时间,目前来说公交车是性价比最高的。

硬生生的体验了一个学期的早高峰生活,之后几个学期她就再也没有走读的想法了。

裴姝边走还给他们普及了一下现代学生和上班族面临的交通问题。

秦朝。

秦始皇觉得自己见识到了后世人们生活的另一面。

密集的人口让国家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样也要面临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

他觉得后世的Z国能够发展起来主要就是劳动人口多,以后如果没有这么多人口的话,不知道他们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这还真的不是一个很好解决的问题啊!

公交车一路上走走停停,乘车的人下去一批又上来一批,反反复复,大家对于公共交通工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看着花了一块钱就能走这么远,各朝代乡下的平民百姓们脸上露出了羡慕,他们要是也有这样的工具就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进出城要不走路,要是自家有牛车、驴车的可以坐一下,但无论是路面还是车子,舒适度都没有后世的好。

即使公交车里面很挤,也比他们的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不光是乡下的普通平民,就连住在城市里面的古人也觉得十分公交车挺好的。

他们的时期,城市小一点的还好,从城西到城东可能用上个把时辰就行,城市大一点的就比较麻烦了。

北宋。

苏轼想着如果自己每天坐着公交车去上朝好像还挺不错的,这东西看着比轿子舒适多了,又快又稳。

他们开封府要是也有几辆公交车,这个运输效率得提升不少呢?

不过他也只能想想,他知道先不说后世的车子了,就算是道路规划也很难做到后世那样啊。

裴姝没想到在她看来已经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竟然让古人们这么羡慕,大家还在弹幕上讨论起来了。

她简单地做了一下对比,感觉自己生在这个年代真是挺幸运的。

因为是周末,路上有点堵,用了半个多小时才到学校。

下车的时候,裴姝发现自己的同桌王佳也在同一辆车上,手上还提着大袋小袋的东西。

看着裴姝询问的眼神,王佳无奈地说:“我妈让我给大家带了一些小零食,说到了学校分给大家吃。”

裴姝点点头,表示理解,她爸妈也给她装了一大包,不过都被她塞书包里了。

美其名曰要和同学打好关系,零食是能增进友情最快、最好的方式。

裴姝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用她花零花钱就能有吃的,她挺乐意的,主要讲究一个白嫖。

看着王佳两只手都拿满了,裴姝帮她拎过一袋:“我帮你提。”

两人向着宿舍走去。

观看直播的人看着高中学生的“零食交友”,觉得有趣,尤其是在书院里读书的学子,感觉还挺亲切的。

大家收假的时候也会带土特产去书院,看来这种习惯是一脉相承的。

在宿舍简单休整后,裴姝一行人就去教室开班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