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数学课后,很多人都晕乎乎的。
当他们再去看直播屏的时候,讲台上已经换了一个人了。
这还是一位女老师,她叫何俪娅。
何老师简单自我介绍后就开始上课了。
各朝人看着直播屏右上角“生物课授课中”几个字。
又一次陷入了沉思。
“生物”这个词其实很早就有了。
所以古人们也能看懂。
但是他们有点奇怪,后世之人把“生物”专门列成了一门学科吗?
战国末期,荀子: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难不成这是讲礼法的课程?
西汉,赵过:应是讲授耕耘之法以及下种的农器,我最近在制作三脚耧,推广代田法,希望能够帮农户减轻劳作负担,增加粮产。不知道后世有无经验可借鉴?
东晋,郭璞:此生物课是否为研究动物、植物的?后世是否增添了更多的动物、植物种类?有点期待。
明朝,李时珍:不知能否从中见到一些我暂时无法辨别的药草,后世草本种类应该比我这个时期更齐全了吧?
明朝,宋应星:治地生物,必是讲种植稻麦等五谷之法,我正好在观察水、土对五谷生长的作用,刚好可以听一听后世的看法。
其他人:熟物、生物,未煮熟之物需要专门开课吗?
一时之间,各朝代的人又陷入了猜测之中。
农学专家们都想着从里面找到一些有关农作物培育种植的经验,大夫、药学家们则想着见识更多的药草,完善自己的医学着作。
大部分人还是挺期待这门课的。
而且对比上节课,他们感觉生物课应该比数学课容易听懂,所以打算好好听一下。
可是等何老师开始讲课后,古人们有点傻眼了。
何老师:“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主要的学习内容是分子与细胞学说。”
这话一出,古代人有点懵。
何为分子、细胞,这两个词有点陌生啊!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在我国诞生!这是我国科学家历经五年攻关取得的重大突破。利用克隆技术可以......”
古人更懵圈了,克隆猴是什么猴?克隆技术又是什么?
“大家都知道,目前世界上关于人类起源主流的学说是进化论,认为我们的祖先是森林古猿进化来的。”
“当然,也有部分人反对这种看法,觉得进化论有很大缺陷,现在的证据不足以支撑这个观点。”
“虽然人类起源还没有最终定论,但是这些年研究发现,猴与人在亲缘关系上很近。”
“以往在科学研究中,我们用于研究人类疾病和药物实验的动物主要是小白鼠。理论上来说,克隆猴比小白鼠更适合......”
何老师这些内容里面还配了一张从猿类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图。
听着何老师说的话,看着那张清晰明了的图片,很多古代人觉得自己受到了冲击。
人类的起源?后世在研究这个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