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师:“大家说的都对,这首词的整体基调就是积极向上的。下面,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这首词,大家先看上阕。”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句总写了北方的严冬景象......”
“这个千里说明......‘望’字之下反应了......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作少女的红妆......”
宋老师逐词逐句地对整首词进行了分析,里面出现的每一个意象及其代表的含义都做了解释。
“到此,就是这首词上阕的主要内容了。通过描写北国雪景,展示了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
讲到这里,一些观看直播的古人被词里面的气势惊讶到了。
秦朝,秦始皇:朕统一六国,也只敢自认“德兼三皇,功过五帝”,此人拥有何种才能,竟敢与天公争个高下?
西汉,刘彻:“欲与天公试比高”,这豪情,正合我意。
北宋,赵匡胤:此人才情万丈,必有过人之处。
帝王们还在感慨作词人胸怀的时候,宋老师已经开始讲解下阙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承上启下,总括上阕北国雪景,展开对下阙历史英雄的评价。”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作者对历代帝王中极富代表性的人物一一加以评说。”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诗以言志,1936年,正值我华夏大地满目疮痍之际,作者通过赞美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我们的组织从星星之火历经磨难发展到燎原之势,离不开还看今朝的壮志与豪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引领的队伍将不负历史使命,开创新时代。展示出了坚定的信念和伟大的抱负。这就是这首词要带给我们的。”
“以上就是我们整首词的内容了。”
裴姝听完宋老师的整个解说,心里顿时也升起了一股豪迈之情。
正当她在心中感慨的时候,突然发现左前方的控制面板上有什么东西快速划过。
她定睛一看,居然是几条弹幕。
而且这几条弹幕还齐刷刷地一起飘过去了:
秦朝秦始皇:?
西汉刘彻:?
唐朝李世民:?
北宋赵匡胤:?
元朝(大蒙古国)成吉思汗:???
裴姝一脸懵,不知道这些人怎么这么快就学会用标点符号了。
有些古人其实之前上历史课的时候就看到这种符号了,当时他们不仅看到后世的文字排版和他们时期的不同,文字中间还会加入一些特殊的符号。
当时虽然不知道这些符号有什么意义,但是他们很快就抓住了里面的关键之处。
他们发现在一大段文字里加上这些符号后,断句会更简单,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观察了一段时间后,他们知道这个带钩子的符号表示疑问。
宋老师在讲解上阕词的时候,大家都还是听得挺认真的。
下阙的词出来的时候,几位当事人都惊呆了。
注:朋友们,这首《沁园春·雪》按道理应该属于初中的内容,这里我把它移到高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