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一月治愈老哮喘(2 / 2)

老太太抢着说:“开始我们也不相信。因为我吃了许多中成药啊,怎么也不见效?”

杨老师就问了:“小杨医生啊,吃药都没用,你怎么治呢?”

“呵呵,中医理论在这呢,初咳在肺,中咳在脾,久咳在肾。我给她肺脾肾都照顾到不就行了吗。孙女儿把她外婆接到莲湖来,采取的是葫芦灸,有麻黄、杏仁、桔梗、石膏、麦冬花等粉敷身,柱穴、肺俞穴、膏肓穴处试灸了一次,效果不错,咳喘好些,连续在这里艾灸调理,再加上刺血拔罐。差不多一个月,已不喘了,奶奶的病已经好了,不需要来来了。 ”如雪真诚地说。

“正因为好了,我们更要来。”老爷子边说边拿出一个圆筒,“连续一周,又没咳嗽又没喘,四十年的老毛病,一个多月就治好了,我不是表扬你一个人,医生都了不起了,这是中华医学的神奇,但是你们也神奇呀,应该鼓励应该弘扬,所以我们今天是送锦旗来的。 ”

听说有锦旗,躺着的人都昂起脑袋,只见老爷子从圆筒袋子拿出一卷东西,抖开来,真是一面锦旗,只见红彤彤的绒布上,两行黄灿灿的大字写着: “妙手回春,四十年顽疾一月痊愈”。

马上就有人说挂起来。一个陪同妻子针灸的男子自告奋勇,马上接过锦旗。一看就说,现在外面订购的锦旗好,不但制作精良,连挂钩都是准备好的,只是往墙上一粘,就把锦旗挂上去了。

雪白的墙上一面鲜红的锦旗,顿时满堂生辉。这样的锦旗见的太多了,过去都是爷爷的荣耀,自己第一次收到这样礼物,杨花如雪也很兴奋,说: “的确,应该归功于博大精深的中医。西医的治疗办法就是手术、输液、吃药,中医的治疗办法更多,刺穴、艾灸、吃药,按摩,拔火罐……全方位治疗啊,讲究的是去寒食算阳气全身心调理,所以才有效果。”

老头子跟着点头说,真的不容易,往年这个时候,咳嗽气喘,人都揪成一团了,全家人都不得安生。今年可好了,吃得饭,走得路,早上我们还到公园去打太极拳了。所以我们临回家之前,无论如何也要来感谢一下。”

杨花如雪笑着说: “那是爷爷奶奶身体底子好,能够带病成活这么多年也不容易,先谢谢你们跑一趟,还给我们送锦旗,耽误你们的休息时间了。”

“要感谢医生啊!”老奶奶说, “马上寒流要来了,我们回老家前,再做一下预防,再艾灸一下行不行? ”

如雪还说,已经治好了,也已经巩固了,其实没必要再艾灸一回。

老头也说: “我们这不是给你们送锦旗来吗?顺便再巩固一次,又不是不付钱。”

杨花如雪说: “不是钱不钱的问题,怕寒流来了顶不住,只要注意保暖,一般问题不大,你们真要再巩固一次,这一次我免费艾灸,不收费的,就算给你们送行。不过前面床位满了,就到诊疗室去吧。 ”

“好好好,你这个参灸还没做过,能给我用一下吗?”老两口跟着站起来,老太太指着另外一个正做艾灸人身边的灸筒子说。

这是一个长长的筒子,上面有美丽的山水,还有参灸两个黑色的字,看起来很高大上的样子。如雪想说,其实,里面有多少人参难说,人参的药物是不是能够产生作用也很难说。但是,老太太认为做了这么长时间的艾灸,没有用这种药物有点儿吃亏,临走的时候还想占点儿便宜。

如雪正给一个小伙子正骨,理解老太太的心理,淡淡的笑了一下,就给小伙子说,等一会儿再来行不行?男子听说那老太太82了,很大气的说没事儿,没事儿,尊老爱幼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雪带着老两口进入诊疗室,老太太躺在病床上,如雪让她侧过身来朝里躺着,点燃了茶杯粗的艾灸筒,支好了架子。

老爷子要付钱,如雪摇摇头说,算了,这是送给老太太的,粗壮艾柱做一次全身调理吧。

老太太说,里面有人参那样药材,一定很贵吧?如雪说,也不在乎这一点,还问老爷子要不要喝水,老爷子说不要,就坐在老太太的边上,看着掌握火候,两人还能聊天。

如雪还笑着夸他们相濡以沫、伉俪情深。

老爷子说: “我看你们小两口关系也不错,小伙子每次回来,第一时间看你,看见你满脸都是笑。 ”

如雪飞红着脸,心想,两人刚刚捅开窗户纸,还不知以后怎样呢。嘴上说出: “还是你们的爱情坚贞,大概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考验吧。 ”

“是的,我们都庆祝过钻石婚了。我太太比我还大三岁呢。” 老头说。

“女大三,抱金砖。 ”老太太扁着嘴笑,“你看,你不是安安稳稳,富富裕裕过一生吗。 ”

老人抓住老太太的手: “是啊是啊,全靠我有个好太太。 ”

看着他们夫妻恩爱的模样,如雪摆手再见,说给小伙子正骨去。

小伙子说是腰痛,本来坐在床沿儿上的,看见医生来了就把鞋子一脱,侧身躺床上,哎呀,屋里人都捂住了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