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永青已经和那个记者打过交道,说她是个比公安还忙的人,肯定没有吃饭,也不要再煮饭了,太麻烦。门口有小超市,到里面去买点速冻饺子来。江南还说要去,她已经出门了。
这个医生也是风风火火的性子,出去也就十来分钟,就已经买了速冻饺子,速冻元宵,还有明天早上他们下饭的咸菜进来了。
前脚进门,后面一辆出租车停在门口,一个干练的女人下车,都没有问一声,起步就跨进了堂屋,看见轮椅上坐的姑娘,一步跨到桌子边上,搂住了杨花如雪的肩膀,亲热而又伤感的说:“小杨医生,你终于回来了。”
见到这个女人,杨花如雪就有一种亲切感,像是见了亲人一样,侧着身子,一把搂住水玉美的肩膀脖子,忽然大放悲声: “水记者——我再也见不到爷爷了—— ”
谷永青还有些奇怪: “你们你们怎么认识? ”
水记者说,采访过老杨医生,当然也要采访小杨医生。跟着就安慰小杨医生,说只要她活下去,就一定能把杨氏医学发扬光大。
江南给她介绍小奶奶,小奶奶就问她吃过晚饭没有?
谷永青代替她回答,说十之八九没有吃过,问吃饺子还是吃元宵?
水老师说,哪样方便吃哪样。小奶奶说,有剩饭,但是没什么菜了。她说,没有菜,咸菜也行。
想到刚才谷永青买回来的东西,都放在冰箱里,打开,拿出一袋榨菜,把剩饭盛了一碗,到桌子上,她也不客气,吃得很欢快。小奶奶叫慢一点儿吃,说如果这里不够再下饺子。
“够了,够了,我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人就吃饱了。 ”水玉美边笑边吃。
小奶奶又倒了一杯茶,端过来放桌子上,问她家里还有什么人?
她说丈夫在县城教书,女儿跟着爷爷奶奶也住在县城,但是自己在牡丹镇上教过初中,是江南的老师,与他们都是同乡。
“不容易真不容易。”小奶奶看她吃饭就像是抢饭吃那样,心想,城里的女人好忙啊,以后小杨医生会不会也这样忙?先就心疼了。
趁水老师吃饭,谷永青与杨花如雪到卧室收拾了一下,让小杨躺在床上去,说尽管腰好些了,但绝对没有全部好。经受这么一天的劳累,还是躺着舒服些。
的确,很长时间都是躺着,像今天这样劳累,自己都要瘫倒了,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是需要马上躺下来,但是还要讨论问题的,难道都进卧室吗?这里小了一点。
“哪个不知道你是病人?病人就必须要养伤,平躺着是最好的养生办法,听我的没错,现在你是伤员,我是医生,而且我是骨科医生。”
谷永青进了房间,才觉得房间小了,马上到几个卧室转了一趟,选了一个最大的房间,有沙发,有大床的房间。然后就把杨花如雪推进去,搬了几个板凳来,说大家讨论问题,外面还是不安全。
小奶奶却搬到她那个房间,说,就喜欢这个小房间。把江南他们带回来的被褥打开,把大房间的床铺好,和谷医生把杨花如雪放床上,让她躺下来。水老师的饭吃好了,小安和江南也回来了,把杨花如雪的笔记本和台式电脑都搬到这大房间来,要把老杨医生的电脑放到江南的房间——正在她隔壁。
但是江南说,电脑里面一定有杨爷爷的许多资料,他没有资格看,还是等杨花如雪看过以后,把资料拷贝下来,另外电脑格式化,他才能够使用。
小主,
小安承认,他们只是保存了电脑,没有打开,也没有检查里面有什么东西。
这些人都是君子啊。公安检查是为了破案,他们有资格有理由看,只是还没有来得及,现在干脆让杨花如雪自己看。深夜进入杨家的人迟了一步,电脑都没看到,更不用说看到电脑里的东西了。
耽误两个不能休息,杨花如雪很过意不去,现在水记者又来了,大家一起坐下来讨论了一下。记者打算去药业公司一趟,要撰写老杨医生退休以后发挥余热的情况,就要了解他在当坐堂医生期间,怎样治疗疑难杂症的案例。从这个角度,还要到药店去采访。
水记者很忙,已经写过杨神仙几篇文章了,还是觉得没有写够,没有把老杨生甘于奉献的精神表现出来。好还要撰写杨氏万应膏的专利奉献、万膏药的生产,销售和治疗,疗效,就要找秦放采访。从谷永青口中得知,秦放晚上到杨家去过了,朱教授正好在家。两个人谈了好长时间。
秦放是单位的二把手。到杨家去干什么?与朱教授谈了些什么?为什么又上牡丹山。所有的人都缺乏必要的杀人条件,符合条件的只有秦放一个人,但把他作为嫌疑人似乎又缺少证据。
小安最辛苦,晚上把水老师送到她的出租屋,把谷永青送到林奶奶家,把面包车送到饭店,自己打车回家,已经过了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