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妈哪里放过他,一把揪住江南: “你要是不治,我们全家都不得活了,每天给她这样吵吵闹闹的,不是摔碗就是砸锅,全家不能安宁,什么事也干不了……我小儿子还要读书的,白天还说不在家,晚上回来都没办法看书。她不但大吵大叫,还大哭大闹,我真想一口气离开这个家,可是儿子啊,毕竟上初中了,为了这个家,也要把我老婆婆治好啊,你求求你了,到我们家治病去吧—— ”
说着说着,女人往地下一跪, “你要不治,我就不起来了。 ”
这时候看风景的人已经开始上山了,远远的望见山下有人影,一个女人跪自己面前,岁数都可以当他妈了,江南左右为难,知道这是个不讲理的主,拔腿就走,边走边说: “你不讲理我也不讲理了啊,你跪吧,跪天跪地跪菩萨,我要回去吃中饭了。 ”
郑大妈更加着急了,一纵身跳起来: “好你个小子,你要不给我婆婆治病,我就满山喊,说你江南家里住个女人,晚上睡在一起,不清不楚的,不晓得从哪里拐来的…… ”
这个女人说的出做得到。江南被她气笑起来了,但是他不怕,没有把柄抓在她手里了,很坦然的说: “你到我家看看,我家是不是还有什么女人,我说了是个同学,临时住一晚上,我在外面打的铺,你没看到门板还在堂屋架着的吗?她在里面睡,我在外面睡。被你那么一吵,人家就走了。你不要胡说八道,不信你到我家去看,我家还有没有什么人,就我一个光棍,老鼠都是母的。你要胡说八道,我根本就不睬你了。”
女人看见江南底气那么足,想,那个什么鬼同学走了,拿捏不住他了,但是还是大喊大叫: “我说我看见的,你还把我怎么样? ”
江南没办法,只好说给她治,不要乱说了,乱说一个字,他就不去了。但是又为难的说: “根据你说的情况,你婆婆狂躁不安,又蹦又跳的,怎么扎针灸啊? ”
郑大妈吞吞吐吐半天,终于告诉了实情:“现在跑不了啦,自作孽不可活,又蹦又跳的,从台阶上面摔下来,脚肿了,脚脖子像个馒头一样,没办法跑路了,只好乖乖地躺在床上,到时候你要扎针灸,我和我丈夫,还有我女儿,我们一起把她按住,还治不了吗?再说了,就是想把她往你家带,现在不能走路,我们也抬不动她呀,你就行行好吧…… ”
“摔了一跤?骨头没有断吧?”江南有点儿担心。
“所以还是要医生看看呢。”
江南答应去看了,郑大妈让他马上跟着她走,他说家里还有事,可能去的晚一点,还要去拿针灸的针。
好说歹说,女人再三叮嘱,一定要到他家去,一定要把老婆婆病治好,要不然,被丈夫赶回家了,儿子读书读不下去了,女儿也不听话了,这一家人就散了。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赶紧回去学了,现炒现卖。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突然一想,郑家小儿子念初三,每天都要到学校去的,以后让他带信不是方便吗?正好要到他家去给他奶奶扎针灸,有个通讯的渠道,免得每天跑上跑下麻烦。初三是大孩子了,要买什么东西,只要写个条子就可以让他带。
想到这里,脚步轻松了,回家饭菜已经做好了。鸽子汤已经端到杨花如雪那边的桌子上,她死活不吃,说,要吃大家一起吃,否则一口汤都不喝,不要搞特殊。如果心里不痛快,东西也吃不下。现在好办了,两张床之间有张桌子,把菜一起放到桌子上,两个女人坐两边床,小伙子在另一方摆着板凳,坐下来有素菜咸菜,再加鸽子汤,荤素搭配有营养。
但是杨花非要把鸽子汤每人倒半碗,还要把鸽子肉给他们。小奶奶说,他们有汤,已经不错了,乡下人都说,吃肉不如喝汤,有汤就行了。
杨花如雪笑着说: “我们那边也有个说法,叫做吃肉不喝汤,喝汤不如闻香。我是不是不要吃肉,也不要喝汤,只闻闻香就可以了? ”
江南才把在路边问到的情况说出来。一边说,一边还把鸽子上面的肉全部用筷子剔下下来,把肉都放到小杨碗里,说还等着她传授十三鬼穴哩。
杨花如雪说: “既然这样,也可以去,但是天天这样跑太累了,可以吃了晚饭傍晚去,针灸一次,半夜扎一次针,在他家住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扎一次针回来。这样隔一天跑一次,而且利用早晚的时间,去一次完成两天的治疗,就不至于那么劳累了。另外郑家小子在镇上上学,是一个很好的条件,可以用这一条渠道,让他带信到镇政府传递消息。
但是,精神病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治好的,要慢慢来。她抬头看看对面小奶奶吃的很慢,在认真听他们说话,想到个主意,让小奶奶也学针灸。
小奶奶半口饭含在嘴里吞不下去了,吃惊地说: “我学针灸?学得会吗?我才小学毕业呀。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杨花如雪说:“针灸关键是找穴位,掌握方法,病人也是个老太太,可能要在你的身上做实验,让施针者拿你当试验品,便于他找准穴位。另一方面,我的腿,现在还是麻木的,也需要扎针灸。江南很忙,很累,也不方便,所以,小奶奶,还要你学会了给我扎针灸。你不会怕疼吧。”
小奶奶脸上浮现出笑容,赶紧吃饭,说: “没事儿没事儿,针灸的针比洋辣子的刺还细,扎不疼的,可以在我身上试试,我不怕疼,也好好的学一学,能帮你扎针。”
大家赶紧把饭吃完,让小奶奶趴到她跟前,她用笔画出穴位,让江南扎针,然后擦掉痕迹,让他根据人体穴位图找穴位。说这套针法通达因果,在古代属于禁针,非大功德不可轻用,一共十三个穴位,有三个是难点:舌底、人中、会阴三穴更是非同小可,下针前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江南记性特别好,十个好掌握,有小奶奶活体给他练习,凡是她觉得酸麻胀的点,就是穴位找的准的,这样掌握的更快。只是说到“会阴”,小伙子脸红了,说他是男的,郑家老太太是女的,不方便下针吧。
杨医生这才说,让小奶奶学,就是最后需要小奶奶动手,去给那个老太太治。
小奶奶也明白了,那在女人的私处,既要学习,当然讲究不了什么,但是山里人,还不是在医院,可能还有一些看法,江南没有成家,传出去不好听,到时候小奶奶出面,就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