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丝袜杀手 3(2 / 2)

这就证明,这名凶手处于犯罪的高峰状态。

“你们一定要尽快抓到凶手,他,一定还会犯案。”心理学家说。

警方派出大量警力,将犯罪嫌疑人定为男性、身高在175左右,有车,可能是推销员、保险员、修理工之类的职业。

与马女士生前有过短暂的交集。

但找了一百多个嫌疑人后,还是没有发现。

.

也就在半个月后,第四宗罪案再次发生。

这一次,是碰上了小区电缆改造,一些地下的电缆井需要迁移,几个修理工在打开一处井盖的时候,发现了一具女尸。

井下女尸的特征依旧吻合,中年女性、穿着整齐,丝袜被扯下,死亡时间超过十天。

也就是说,第三宗和第四宗案件的实际间隔,只有不到一周时间。

若不是碰上电缆改造,这名女死者可能过了很久都不会被发现。

这一次,又再度升级。

在案发现场,在井盖下,留下了一个喝了一半的可乐罐,罐子上提取到指纹、唾液。

但,这是凶手故意留下的。

一种挑衅,凶手是一个从未有过案底的人,他也自认为,就算自己留下了指纹,警方也无法找到他。

绝对是心理变态。

只有这类人士才会通过一次次的升级,寻找犯罪之后的刺激。

生锈的铁锤、扯下的丝袜裤...这些标志性的犯罪手法,都仿佛是凶手在强调——是我,我就是丝袜杀手。

我也把指纹留下了,你们能找到我吗?

这次警方出动的人手是空前的,足足找了几百个嫌疑人,对每一个嫌疑人都提取了DNA,可依然无所获。

这名连环变态杀手就像是藏在了暗处。

警方成立专案组,不断扩大搜查目标,但依然毫无头绪。

而这名凶手,在1990年的6月中旬,犯下第四宗谋杀案后,就突然不再作案了。

如同人间蒸发,此后再无发生“丝袜谋杀案”。

他死了吗?发生了什么意外吗?

警察再和心理学家求助,心理学家认为:这名凶手肯定是由于某些变故,例如,出了意外、结婚、生子,进入了另一种生活环境,而不得不终止作案。

这四宗悬案就这样挂了10年,当初查案的警察从年轻人变为中年人,也有老警察查到了退休,都破不了这四宗案。

每个警察心中都充满怒火,咬牙切齿——一定要抓住这人。

但就是抓不到,时光如是过去。

一晃十年后,2000年,陈艳珍、陈蒙这对可怜的母女,一死一伤。

“丝袜杀手”再次出现了,犯下了第五宗更加残忍的谋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