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是引进先进的技术,这个至关重要。我们现在的生产力比西方落后的几个世纪,他们拥有的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能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
“要想发展有足够的后劲,必须要重视教育和培训。在这方面的投资不能少,需要建设学校,提高百姓的素质,培养科技人才。可惜这方面需要的时间是我们比较欠缺的。”
教育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可他的见效实在太慢了。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正聊着,侍从带来了一个人。
来人有着一头乌黑发亮的头发,工整地将额头前的毛发梳到头顶,鼻梁上架的是无框的金丝眼镜。
身穿灰色条纹西装,外观挺括、线条流畅,看上去成熟稳重。
“我给你介绍,梁甫行,我最得意的侄子。”梁干材把手搭在比自己高一个头的侄子肩膀上,降低此次会面的正式程度,让侄子放松一点。
“梁甫行,这名字很特别,这是一首乐府诗吧。”陈德良相当给面子,主动把手伸出来,想要握手。
梁甫行连忙伸出手,带有一丝紧张地同陈德良握了握手。
就算是陈德良现在尽力表现出和蔼的态度,可身居高位,手握重兵,历经沙场久矣,身上的威压还是令梁甫行感到一阵害怕。
握了手之后,梁甫行才稍微放松一点,好奇地打量着这位来自同省的风云人物。
他自认在桂省是绝对的高个子,接近六英尺的身高,赴洋留美期间和美国佬站在一起都不吃亏。
但是站在陈德良的面前,感觉只够着他的眉毛,这种身材,桂省可不多见。
比他的身量还要有压迫感的是陈德良的气场,身上的自信和镇定很容易让人信服,或许这是一种霸气吧,梁甫行暗暗想到。
“军长说的对,梁甫行这个名字是我自己改的。源自三国时代曹植的创作的一首诗,描绘的是边海农村的残破荒凉。”
“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
“梁甫行真正的意思是商人或者行商在贸易中实现商业利益的行为,这也是我的专业技能。”
“嗯,有意思,这名字起得好。”陈德良赞道:“梁兄向我大力举荐你,认为你是财政方面的人才,所以今天想见一下你。”
“承蒙叔父厚爱了,实在是谬赞。甫行只敢厚着脸皮说是较为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留美期间,除了读书,在花旗银行和华尔街的证券公司实习了几年。对于金融行业,也算能有自己的见解。”
陈德良越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