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湾路五七四号,法学院门口。
一个一身灰色长袍,带着眼镜的中年男子,夹着两本书,从校门处走出来。
“计老师好!”
校门口的学生,见到中年男子,都主动停下来,与中年男子打着招呼。
中年男子点点头,与学生打过招呼,叫停一辆黄包车。
“师傅,去辽河路大同公园!”
坐在黄包车上,中年男子摘下眼镜,看似在擦拭眼镜,实际上是在通过眼镜中的反光,观察着周围。
中年男子叫计书明,明面上是法学院的老师,实际上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就是红党淞沪区市委领导。
今天去大同公园,便是与自己的同志接头。
“先生,大同公园到了!”
黄包车夫停下车子,语气中带着一丝恭敬。
这个年代,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对有文化的人,打心底里尊敬。
“给您车费!”
计书明的语气也很和气,从兜里掏出几张法币,数好后递给车夫。
“谢谢您嘞!”
车夫笑着接过钱币,如果每个客人都能这样和气,他拉车都会觉得轻松几分。
看着车夫跑开,计书明再次摘下眼镜,借着擦拭眼镜,观察着四周。
见周围没有什么异常,计书明才往公园的另一面走去。
穿过公园,漫步走过一处街角,计书明如同闲逛一样,顺着人流走向前走着。
在一处书摊前,计书明停下脚步,一边翻看着书摊上的书,一边用眼角的余光观察着四周。
计书明的余光,特别观察了下前面的一处二楼。
只见二楼窗户的把手上,正系着一根红绳。
看到红绳,计书明稍稍安心,红绳代表着安全,可以接头。
如果出现灰色绳子,则代表计划有变,暂时取消接头,如果是黑绳,则代表此处暴露,立马撤离。
再次确认自己没被人跟踪,计书明放下摊位上的书,向前面二楼走去。
拐进楼道内,计书明习惯性地先顺着楼梯向上看了看,这才迈步走上楼梯。
接头地点是在二楼,计书明走到二楼,抬起手刚想敲响房门,手却突然停在半空中。
就在即将敲门的一瞬间,计书明突然发现,门口处细微的异常。
按理说这处接头地点,平时并没有人住,可如今门口却异常干净,一点灰尘都没有。
这不可能是他接头的同志特意打扫的,之前很多次接头,他接头的同志并没有这个习惯。
每次门口的灰尘,都是接头过后,由计书明来打扫。
如今门口异常干净,很可能是有人为了掩盖什么。
也许是多余的脚印!
想到这里,计书明后背的汗毛都立了起来,计书明很想立刻抓身下楼。
很快理智战胜了冲动,计书明回过身,敲响隔壁的房门。
“咚咚咚!”
“谁呀!”隔壁屋内传来一个妇女的声音。
“我找张先生,张先生在家吗?”
计书明稳了稳心神,开口道。
“你找错了,这里没有张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