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国事(2 / 2)

“御史大夫府”。

御史大夫是在御史台上班的,御史台在洛阳,掌管天下御史。

这座府邸内,没有一名御史。出入的也是河北与朝廷的官员。

书房中。

徐庶看着案几上堆积如山的公文,放下了毛笔,用右手捶了捶自己的老腰,露出了苦笑。

“陛下说的对。天下事多啊。孔明、士元、公琰。虽然人前风光,执掌宰相大权。但不容易啊。”

河北的复兴,徐庶是有大功的。

作为朝廷宰相之一,他坐镇河北。实际上是成了幽州、韩州、冀州、并州行政大总管,上与朝廷对接,任免官员,监察地方。

下与各州刺史对接。

为满宠讨伐高句丽的战争。还有赵云率领十余万大军,到达北方布防的后勤负责。

事多事繁。可不比诸葛亮轻松。

要不是他还算有“几分才干”,真干不了这种活。

徐庶休息了一下后,再看了看案几上的公文,一咬牙,继续干了。就在这时,临时在他这里帮忙打杂的费祎从外走了进来。一脸严肃的禀报道:“明公。韩州刺史满宠的急报。”

不等徐庶反应,也在这里帮忙打杂的郭攸之从外走了进来,一脸严肃道:“明公。赵云将军的急报。”

“嗯?!”徐庶惊讶了一下,来的好巧。随即,他放下笔。从二人的手中接过了折子,打开看了一下后。

徐庶抬头对二人说道:“你们帮我处理一下,我回来检查。”

说罢,徐庶便拿着赵云、满宠的折子,离开了书房,叫了车,前往皇宫。

费祎、郭攸之闻言不惊反喜,对视了一眼,连忙来到了徐庶的位置上,打开公文、折子看了起来。

其实这不合规矩。

只是徐庶想偷个懒,而费祎、郭攸之又是刘燕的近臣,备员宰相。

刘燕派遣他们来临时帮忙的意图很明显。

徐庶乐的培养后备。

徐庶坐上辇车,在禁军士卒的保护下,进入了曹魏宫廷。然后在太监的引领下,来到一处偏殿内等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过了许久后,他才看到刘燕一身便衣,从小门进入偏殿,并在御座上坐好。

徐庶看到刘燕,叹了一口气。这位皇帝陛下,真是春风得意,红光满面。并对刘燕的身子骨,感到担忧。

新得魏国宫人万余,这身子骨行吗?

没错了。

不说质量,单看数量的话。曹魏宫廷中的宫女,多达万人。

真正个是万花丛中过。

“元直。这么急有什么事吗?”刘燕自然不知道徐庶的想法,精神气爽的问徐庶道。

宰相受苦,皇帝享福。

他已经开启了享福模式,每天快乐的很。

至于国事,去特码国事。

享乐寡人,干活宰相。

不过,偶尔干活也不是不可以。比如说现在。

“陛下。这是赵将军与满刺史的折子。满刺史与夏侯霸、诸葛诞、孟达攻破了高句丽、三韩。目前正在按照原本武皇帝的四郡。”

“玄菟、乐浪、临屯、真番四郡以及公孙氏设置的带方郡。还有当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形,作为参考。设置八郡。这里有方案。”

“满刺史还派人把高句丽、三韩的王族、贵族迁徙来冀州,目前正在路上。”

徐庶说完之后,停顿下来呼吸了一口气,然后才又说道:“赵将军与鲜卑人对峙,赢了几阵。”

“鲜卑人已经服软,想要求和。使臣已经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