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陛下。”黄忠、雷绪眼睛湿润,下拜道。
“谢什么。你们为国家尽忠,效命疆场。百战余生。这是寡人应该做的。寡人不仅希望你们长命百岁,也会保你们子孙。善待功臣之后。”
刘燕笑呵呵道。
“谢陛下。”黄忠、雷绪再一次下拜。
要是别的皇帝这么说,肯定是要打问号的。但是刘燕的话,他们是深信不疑的。
为刘氏父子效命,没有后顾之忧。
刘燕又抬头对马良说道:“季常。你常说要外放做个刺史、郡守。待在寡人身边,让你施展不了才华。寡人现在成全你。并州、冀州。挑一个吧。”
“并州。”马良毫不犹豫的说道。
刘燕笑了起来。相比起来,冀州虽然是袁绍的基业,曹操的势力范围,事情也多,但却是美差。
并州贫瘠,还有匈奴人的问题。
事情多,还麻烦。
是个“丑差。”
但马良不是去享福的,是想积累经验,未来好接班做个宰相。
马继诸葛之后。
这是他的意志,也是朝廷的共识。
“好。就以你为并州刺史。”刘燕点了点头,然后转头看向了陆逊,说道:“伯言。你为冀州刺史。”
“诺。”
陆逊、马良齐齐应诺。但是他们的心情,却是不同。
“哎。”陆逊很羡慕的看着马良,这就是时运啊。马良乃是皇帝东宫旧臣,太子十友,非同小可。
刘燕又对徐庶说道:“元直。寡人知道你闲云野鹤。想要离职回家,颐养天年。”
“但是国家刚刚统一。北方事情很多。而诸葛亮、庞统、蒋琬三人因为土地增多,而事务也随之繁忙。寡人拜你为御史大夫、录尚书事。请元直不要推辞。”
君臣感情可好了。
徐庶虽然很想回乡,但还是很爽快的拱手一礼,说道:“诺。”
“嗯。目前最紧要的是。有二。”
“一。录功,酌情封赏功臣。”
“二。安顿汉军、魏军士卒。让他们返回家乡,耕种土地。”
“这都交给元直你了。”
说到这里,刘燕又抬头说道:“现在除了北方,天下没有大坏事。”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寡人会酌情维持足够使用的兵力。诸位将军的兵权,必定会被削减。谁要是想解职做个富家翁。或是想从政,在朝廷或地方上做官。都可以告诉徐庶。”
“诺。”
文武大臣们齐齐应诺了一声。
刘燕点了点头,露出了笑容。随即他想了一下,又说了几件事情。便精神气爽的抬头对众人说道:“好了。暂时就这样了。”
“下去吧。”
“诺。”文武大臣应诺了一声,一起站起,然后依次转身离开了。
刘燕站起来,走出了大殿。抬头看向了天空,真是好日子。阳光娇媚,万里无云。
“接下来。就是吃喝玩乐了。”
“对了。对了。先把老爸的事情办了。”
“接他去涿郡,回去刘村。召集父老乡亲,唱一唱大风歌。”
“当年那要砍了村口的大树,做羽葆盖车的少年。他回来了,还真的成功了。”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