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安壮士之勇猛不在那吕布之下,不知可否属实?”
“回陛下,草民随大将军回来之时,已经和龙将军大战三百回合,侥幸胜之,而大将军又是见过龙将军与那吕布的战斗,故而大将军与龙将军都认为草民能与那吕布战上一番。”
李存孝用贾诩和韩信早就商量好的话回道,自己确实在心里腹诽:要不吕布那苟曰的得了阁主送的方天画戟,他算个屁。
“好!好!好!今日得安壮士此等猛将,实乃我大汉之福啊!哈哈哈哈!”
汉皇终于不打算憋了,反正韩信也都站出来作证了,想来也没什么问题。
“恭贺陛下!”
大臣们齐齐跪下恭喜,这下他们想的就是怎么灭掉匈奴了,甚至脑洞更大的都已经在想灭掉匈奴之后,那片草原该怎么处理了。
“哈哈哈!今日朕得安壮士,灭匈奴之事那便万无一失了。诸君,现在来说说该派谁担任此次大军主帅,又该派遣多少将士前往吧?”
“陛下,臣举荐由大将军担任此次大军主帅,大将军素来有‘兵仙’之名,想必此次由大将军出马,匈奴必定手到擒来。”
出来阴阳的是一直和韩信不对付贾谊,专门指着韩信的痛点戳。
汉皇虽然知道这是贾谊在阴阳韩信,但他心中的第一人选确实是韩信。
虽然韩信在上次抓叶家主脉的时候失利,但天问阁人才太多,更是有孙武那老妖怪坐镇,韩信失败其实也能接受。
况且又不是谁都能有天问阁的那种阵容,这次派韩信去的话定然也是万无一失。
只是韩信都将仙陨山失利的罪责怪在了自己的身上,让他去的话怎么想也不太可能了。
“不知大将军意下如何?”
“陛下,臣自知能力不够,无法领军,故臣想推荐窦宪老将军领军前往。”
窦宪,当朝太后的亲兄长,在先帝时期战功赫赫,被尊为太傅。
不过汉皇也刚从太后窦氏那里将权力夺回来十数载,若不是窦宪主动上交权力,想来现在窦家已经被灭满门了。
韩信这么说也只是为了抛砖引玉,他知道汉皇必然不可能派窦宪领军,十几年前窦太后掌握汉国权柄,窦家盛极一时。
汉皇将权力收回后下令嘎了窦家许多人,若不是窦宪在军中威望太好,杀他会影响军心的话,可能就算窦宪交出了兵权也会被莫须有的罪名被汉皇斩杀。
“大将军此言不妥,窦家之人皆为叛逆,陛下能将窦宪留下也不过是因为窦宪军功卓着,断不能再将兵权交于他手。”
“那不知贾博士有何高见?”
“这……”
“大将军,窦宪确实不适合领兵,还是换一人吧。”
汉皇见场面有些尬住,连忙出来打圆场。
“那就只剩下一个人选了。”
“哦?谁?”
“忠烈王,卫青。”
“为何是忠烈王?他与那天问阁可是还有些关系的。”
“陛下你觉得若是忠烈王想要投靠天问阁,那他还用得着回长安吗?更何况他还是带着冠军侯和霍光一起回来的。”
“而且卫家到现在也没有将族人送去天问阁,这还不能说明忠烈王对我大汉的忠心吗?”
韩信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让汉皇也觉得好像是这个道理。
“呵,大将军不是一直和忠烈王一直不对付吗?怎么还想让忠烈王前往捡这次的军功?”
被新提拔起来的丞相晁错也是个看不惯韩信的文臣,直接就将话挑明了。
“哼!我与忠烈王不过是有些时候政见不合而已,不知晁相什么时候看见我和忠烈王不对付了?况且此次带领大军灭匈奴的任务也只有忠烈王能胜任,难不成晁相想要亲自带兵灭了匈奴?”
韩信丝毫不慌,你一个新提上来的丞相,也敢向我这个陪着陛下走过了十几年的大将军发难?你算个什么东西?
晁错冷哼一声,拂袖不想与韩信再对喷下去。
韩信也没理会他,只是继续跟还在犹豫的汉皇进言道:“陛下若是还有些不放心忠烈王,可以让龙且兼领监军一职。”
韩信没有再说其他的,在座的都是明白人,龙且是韩信一手提拔起来的,谁都知道龙且是韩信心腹中的心腹。
汉皇也不再犹豫,直接拍板:“好,既然如此,着令忠烈王为此次讨伐匈奴主帅,霍去病,龙且,安敬思为副将,且龙且兼令监军一职,领五十万大军先守落原关,随后深入匈奴,务必一击灭掉匈奴!”
“陛下英明!”
在场之人见韩信和晁错都没意见了,纷纷都跪下来恭维起汉皇。
PS:历史上让咱们种花彻底站起来的一场战斗自然还是得要汉国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