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感到不敢置信的,是在魏国朝廷给灾民们安排的聚集地,还有不少的尸体,有的早已经开始腐烂生蛆。
典韦这一路上见了不少这样的场景,都被郭嘉和张良给拦了下来。
“奉孝,你说今年不是丰收之年吗?为什么路上还有这么的的灾民啊?”
“你以为丰收之年就没有灾民了吗?”
郭嘉无奈地苦笑着摇头,继续跟典韦解释道:“丰收之年不代表没有灾祸,幽州之地本就苦寒,作物的收成就算在丰收之年也不算好。”
“今年魏国因为拍卖会和九州鼎的原因,征收的赋税和军粮比以往还要多,南方富饶之地还好,可这幽州的赋税和军粮的征收也已经与魏国其他地方齐平,这让本就是艰难求生的幽州百姓们彻底活不下去了啊。”
“怪不得之前混乱城进了很多魏国来的流民,不过和这里的灾民们相比,那些流民感觉还只是一小部分啊。可为什么他们不都向前多走一段路程呢?到了那个安闲客栈他们就有足够的食物能一路支撑他们活着到混乱城啊?”
小主,
“能去的基本上都已经到混乱城了,你看看咱们这一路过来的,有几个能站起来多走一步的?这些百姓们基本上都是从幽州周边其他州郡县来的,一路上他们带着的那点吃食早就没了。”
“虽然这一路上不少的城池都有咱们混乱城的势力。但这些灾民们哪个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才愿意离开故土?就算出来了身上也没有钱财或者食物,你没看见这一路上的草没了,树皮也没了吗?都是为了活下去啊。”
郭嘉无不感慨地说完,心里也不好受。
他毕竟也是魏国出身,现在他能吃的好穿的暖,自己国家的百姓们却还在易子而食,这让他如何能不动容。
“好了奉孝,别感慨了,用不了多久,魏国的百姓就能与咱们混乱城的百姓一样安居乐业了。”
张良打断了郭嘉的感伤,安慰着他。
“今日天色渐晚,少爷说咱们今日就在代县里住下了。”
“好,那咱们就先进城吧。”
郭嘉收拾了一下心情,脸上又挂起了淡笑,和典韦吕布两人朝着城门口的方向而去。
……
荀彧拿着手里的字条,沉思了起来。
今天晌午过后,他得到了魏皇的传讯,二皇子曹丕在幽州外的安闲客栈招惹了李清风,被李清风下令千刀万剐了。
而自己的大侄子也因为不愿投降李清风,被杀了。
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荀彧只感觉心里一阵绞痛,跌倒在地,差点没晕过去。
而现在看见了自己大侄子那特立独行的字迹,心中算是落下了一块大石头。
荀攸传回来的字条说明他没事,想来魏皇的那个消息是荀攸和天问阁共同演给魏皇看的。
荀攸应该已经投靠了天问阁,放那个消息出来应该就是他们的金蝉脱壳之计,这样自己和荀家也不会受到牵连。
不过他这字条里的“看好家里的羊”,到底是何意思呢?
自己家族虽然也有人在放羊,但不可能达到让荀攸在这种时候专门提醒自己的地步啊。
“羊?家里的羊?难不成是杨家?”
荀彧突然想到了谐音,这个家里可能指的是魏国,而家里的羊,应该就是指魏国杨家。
想明白了这一点,荀彧又有了新的疑惑。
为啥大侄子要自己看好杨家呢?荀彧的脑海里一直在想杨家和荀攸之间的联系,自己这大侄子虽然看不惯杨家,但和杨家一直也没什么交集啊。
荀彧又把两者之间的联系延伸了一下,突然,他脑海中灵光一闪,他也想起了一个月之前杨家长女杨箜虹自杀,杨家的声望也是因为戏志才而毁于一旦的。
难不成戏志才的死和杨家脱不了干系?
荀彧越是这样想越觉得有可能,因为天问阁的影堂无孔不入,能知道一些外人不知道的消息很正常。
荀彧的脸色也渐渐的冷了下来,戏志才是他推荐给魏皇的,而且戏志才和他的关系也是极为要好,戏志才的死他也一直觉得蹊跷,也一直在调查,只是什么也没有查到。
现在荀攸告诉他此事与杨家有关,而且还有天问阁参与,那么....
等会,天问阁参与?荀彧又是想到了什么,眼里满是不可置信。
PS:这两天家里老人病了,昨天一直在医院跑上跑下的,俺爸妈要上班,家里就我一个闲人,所以就请假了没更新,今天没什么事要做了,就继续更新了,希望各位读者大大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