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滑过宫墙上的角楼,坠入云层深处。天光顿时黯淡起来,诺大的皇城中灯火点点,暗影幽幽。
大殿内,洪都知指挥着小太监们将宫灯点亮,可摇曳的烛火依旧驱不散殿内阴郁的氛围。
洪都知预感到气氛不对,早早赶了小太监们离去,只自己守在殿内。
高高的龙座投下一道阴影,飞鸟卫新任统领李无心立于阴影之中。
自他接手六王府暗线之后,着实费了一番功夫,每天所有信息,事无巨细,他都亲自过一遍,才筛选出最核心的要点,按照景泰帝的需求与偏好,一一上报。
以往探知侧妃出格言行,李无心揣度着都是女子气话,并非要点,且那位实在是口无遮拦,故而都压着,以免多事。
今日见皇帝盘问起来,一时没守住,说漏了一句,结果直接捅了马蜂窝。
景泰帝越问越细,李无心只得一股脑如实汇报。
八狐狸捅破旧事,这事飞鸟卫第一时间便汇报了。
景泰帝虽生气,但却在意料之中。
这件事迟早要翻案,而暄儿需要磨炼心性,李泓晔正好是块上佳的磨刀石。
事后,暄儿的表现也令景泰帝颇为满意,那小子果然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前阵子朝堂之上死死咬着崔氏出血赈灾,表现之猛,让人钦佩。
可今天听闻飞鸟卫探听来得细节,才知道杨氏竟如此大胆,为了劝慰李泓暄,竟然指认堂堂帝皇为幕后黑手。
这是触碰帝王逆鳞之言!
景泰帝摸着胡须的手头颤抖了,
殿中静得压抑。
“这些大逆不道的话,真是那贱妇所说?”
“属下不敢杜撰。”
帝王的声音淬了冰,饶是一贯镇定的李无心也捏了一把冷汗。
一旁的洪都知于黑暗中悄悄抬眸,只见龙椅上的人目光冷冽。
洪都知赶紧将头埋下,陛下这样的目光很少见,但只要见到了,便让人印象深刻。
这,是动了杀意了?
“都说完了?”
“回禀陛下,微臣已汇报完毕。”
“飞鸟卫既然知道杨氏悖逆,居然瞒下不报。”
“属下知罪!”
威压之下,李无心直接下跪叩首,丝毫不敢为自己不敢辩驳。
阴影中,另一个声音响起:“陛下,那杨氏虽言论不羁,但倒是真心为了六殿下。”
李泓暄与杨氏联姻这半年,改变之大,如脱胎换骨一般,这确实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景泰帝捻着胡须,转眼看向阴影中的人:“这事你怎么看?”
那人沉吟半晌,方答道:“想来当时六殿下突然得知真相,一时迷茫,杨氏另辟蹊径,不过是下了一剂猛药。”
“好一个另辟蹊径,找死!”景泰帝猛地一拍桌子。
洪都知的心原地抖了三抖,李无心只敢趴在地上装死,大气不敢出。
可那人声音却依旧沉稳:
“陛下,当年大师曾预言六殿下当有客星相助。若那杨氏真是六殿下命中贵人,不如先留着。”
“嗯?就容她在暄儿身旁,如此大放厥词?藐视皇权?若带坏了暄儿,又将如何收场。”
由于愤怒,景泰帝说话时都喘着粗气。
那人不紧不慢地补了一句:“大师预言,助六殿下的乃是客星,既为客,便不会长久,陛下不如静观其变。”
“暄儿能驾驭得了她?”
"陛下稍安勿躁,六殿下心性纯良,即便养在崔后跟前,这么多年,底色未变。”
景泰帝用手虚指前方,手指用力点了点,想说什么,却最终并未说出口。
那人有道:“陛下尽管放心,六殿下是有福之人,将来或另有机缘。”
见皇帝放下手,眸色阴晴不定,那人又补充了一句:
“当年六殿下养在皇后名下,不过是权宜之计,那些年也放纵了些,如今既然要挑大梁,性子需要磨练磨练。修炼心性,助其闯过某些关卡,确实需要用些猛药,不如等六殿下之事尘埃落定。陛下再做打算。”
景泰帝静坐片刻,转头看向洪都知。
洪都知立即应和:“那杨氏不过一介侧妃。还不任由陛下随时处置?”